活動時間:2012.08.12
天氣:晴
懶散的夏日,不只爬山紀錄一直拖稿打混,就連爬山也是在打混,會想走東勢格古道是因為某次從中央尖(是平溪中央尖,雖然很想把它當成難湖中央尖)下來時,從東勢格古道出去,沿途真是流水綠蔭,所以就興起探訪全程的的想望(欸~有機會的話),這一週剛好沒什麼行程,人也懶懶的,更不想每次下山隔天就要去看中暑,對於平溪周圍的尖尖們目前更是謝謝再聯絡,就來個輕鬆涼爽的東勢格古道囉!再加一個臭頭山免得太混好了。
東勢格古道,或稱東勢格越嶺道,為當地居民往來進出平溪的古道,古道全程約3.4K。
8:07 抵達平溪國中對面,東勢格古道的登山口,不知道登山口從哪個樓梯上去的話,找路邊有地圖的就是了。
8:13 樓梯爬上去後選右平平走覺得路很面熟,但還是傻傻的繼續往前走,但抵達繡球花民宅後發現這不就是上次走峰頭尖石燭山出來的路嗎?往前應該是去爬石燭尖啊~(本來以為中間會有叉路),所以倒退回來這個路牌,選擇往慈母嶺的方向
嗯~這個碎石鋪路,隱約還可以看到軌道痕跡的就對了,這是因此步道為煤礦場的舊台車軌道改建。
郊遊行程就可以悠閒的停下來找找動植物。
大黃金花蟲,這個最近比較常看到,原來成蟲是5~10月時會出現囉!金花蟲科,體色金黃色具光澤(油油亮亮閃閃動人喔!)觸角黑色,前兩節橙黃色,各腳黃褐色,脛節以下黑色,普遍分佈於中低海拔山區,寄主為山漆樹。
8:33 左邊有廢棄房舍,往前還有使用中的民宅,這個廢棄房舍應該是當初挖礦時的事務所之類。
廢棄房舍的牆上有三角點的記號,但是一直不知道三角點在哪,周遭找了一下也沒看到╭(╯◇╰)╮
8:35 經過廢棄礦坑,以前好像有柵欄圍住,但是這次沒看到哩!可以探頭看看黑暗的礦坑(電影:無底洞?)
8:40 爬上一小坡後,進入潺潺流水圍繞的雙土地公廟,小溪(瓜寮坑溪)的左右邊各一個土地廟。
雖然泥土略微濕滑,但地勢仍算平坦,走起來還算輕鬆。
9:02 經過一片竹林後,叉路,右邊往鋒頭尖,左邊續行東勢格古道,且沿溪畔有鐵索及架繩,協助在濕滑的石頭上行走,接下來是爬小溪的石頭路,所以坡度稍陡。
9:08 沿著溪坡路往上爬一小段,本來以為會很滑,但是拉著繩子走也還好。
9:15 爬上一個小坡後,左邊有山徑往上為臭頭山登山口,直走則繼續走東勢格古道,所以先去探訪古道,再原路回來此點爬臭頭山。
9:27 突然從舒服涼爽的林蔭道跑出來到陽光熾熱處,趕緊用快走的路過這一段(太陽好刺眼啊⊙﹏⊙→>﹏<)
還出現一片小空地,我還以為這就是傳說中的草原,前方有山徑可以走(推測方向應該是通往鋒頭尖,但都無布條),左轉明顯的路徑繼續東勢格古道。
往上看到天光處,為越嶺道的高點,路邊一棵大柳杉的樹幹上則貼著木牌,原來是民宅的主人請帶狗爬山的山友要把狗狗看好,免得狗狗快樂的去追逐民宅所養的雞囉!
9:32 柳杉林後就是越嶺高點,路邊草叢裡忽見幾朵鮮豔的花朵,而且比較像園藝植物而非野生,可是它還真的是台灣特有種耶~
豔紅鹿子百合,百合科百合屬,為本土台灣稀有植物,多堅忍的生長在陡峭岩壁,被選為科博館的館花。多年生草本,植株高60~150公分,莖直立或斜上升,粗壯淡綠色帶紫色斑點。花頂生或側生具長梗,花折彎向下開放,花被片6枚,強反捲,上部白色下部深紅色斑點。7月~10月為花期,果期為夏秋。
原來此植物在台灣的野外族群日漸稀少,且以往因具藥性而遭人類過度採擷,甚至有瀕危的現象,平溪國中似乎是復育的地方,但來平溪國中附近爬山這麼多次,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這種豔麗的花 ⊙/////⊙
意外看到這麼珍稀的花朵(國際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護聯盟還將此花列為嚴重瀕臨決滅珍貴植物),就來一張抬頭的特寫囉!
其他資料資料請見:
http://web2.nmns.edu.tw/Exhibits/93/nmnsflower/area.htm
9:41 眼前出現傳說中的大草原草原,右邊的房子為東勢格13號民宅,草原上可以看到咕咕雞跑來跑去覓食。所謂草原其實有坡度,原是當地農民開墾的山坡梯田,廢耕後就形成一層層的草坪。
9:47 這個草坪(梯田)往下坡走,可以看到溪邊有土地廟,在土公廟門口小憩吃點心,享受一下山間寧靜的氛圍。此時發生一件妙事,我隨手把點心(龜苓膏)放在土地廟門口,要繼續行程時,擲不到聖盃,土地公公還沒吃完啦~〒△〒跟土地公幾番哀求下,終於給個聖盃可以去爬臭頭山囉!︵_︵
(中途打開這碗龜苓膏吃,真的有夠苦,雖然淋了蜂蜜還是苦,事後和朋友討論原因可能是:據說土地公愛吃甜食啦!難怪這碗苦苦龜苓膏不受土地公親睞╮(﹀_﹀")╭ 之前爬山路過土地公廟的貢品除糖果外,還常看到統一布丁哩!)
若過土地公廟,沿著溪畔小路繼續往下走,可以出到東勢格10號民宅接產業道路,但據說踢產業道路到有公車的地方有一段。所以尋原路又爬回越嶺高點。
10:39 回到剛剛的臭頭山登山口,往臭頭山,路徑雖然還算清楚,但是可能行走的山友比較少,兩旁生長的植物較為雜亂,常會掩蓋路跡
11:09 總算走到比較乾淨的路面,還有高級的木棧階梯
11:17 來到叉路口,左邊上稜往臭頭山,直走則是往東勢格(東勢格山?)
11:20 路牌上寫3分鐘,其實真的還蠻準的,拐個彎就上稜,沿著清楚的稜線路前行,就到了臭頭山山頂。
11:21 臭頭山到囉!
臭頭山,H476M,三等三角點(NO.1008),山頂沒什麼展望,有一小空地,四周的植物還蠻茂盛的,和平溪其他尖比起來,頭頂算是比較茂密的,難道是因為這樣才被稱為臭頭山嗎⊙_⊙?
臭頭山直行可以往平溪中央尖(路牌寫約50分),稜線旁多為林投樹,但看來近期剛有人整理過,生長茂密刺刺的林投,伸展到路上的枝葉被折砍置於路邊,清出清楚的路跡,真是太感謝了(合掌( ̄﹀ ̄)d)
11:35 叉路,直走往中央尖,右下往東勢格山,站在這個路牌前思考3秒鐘,一方面東勢格山路不熟,可能要原路來回,一方面路牌上寫70分鐘,看來路途遙遠,所以放棄,繼續往前走稜線。
路邊遇到小小的一株白鶴蘭。
白鶴蘭,多年生常綠地生蘭,又名白花蝦脊蘭、三褶蝦脊蘭,是台灣分佈普遍的根節蘭,也是全世界分佈最普遍的根節蘭。具有假球莖,花白色密生,花期為夏季(北半球花季為5~8月),生長於低海拔山區,花季時花朵高高聳立,如上頭一大群白鶴飛舞,故稱白鶴蘭。
渦蛛結出的漂亮蝸殼狀蛛網
11:42 叉路?看起來沿著稜線直走好像有路,畢竟有一條清楚的山徑,但是都沒有懸掛布條。路牌卻是指左下往中央尖和平溪國中。所以本來以為直走可以通往中央尖,但路條也都懸掛在左下處,不過今天行程本來就沒有要去中央尖,當然還是走左下比較保險囉!
略微濕滑的之字形坡向下,沿途低矮的植物生長茂密,這一片有點原始叢林的味道。
11:49 下來到小溪邊。右邊陡峭的爬山徑爬上去可以到中央尖(上次走中央尖就是從這下來),往前直走則是東勢格古道出平溪國中。
在此木椅午休,可以聽到上方傳來此起彼落從中央尖下來山友的吆喝聲(路陡,遇雨又有些滑啊~)
11:25 把空間讓給辛苦滑下中央尖的山友,順著潺潺水流從碧蔭深處出東勢格古道囉!
12:39 走出來到早上的叉路,早上就是從這裡差去草原及臭頭山的。
13:10 出東勢格古道回到平溪國中
今天所花的時間,認真點是可以把孝子山、慈母峰、中央尖、臭頭山等走一圈的,懶散的我就是只想悠閒的逛逛東勢格古道(反正有撿到一粒臭頭山),不過我還是很懷疑慵懶的夏天過後,我會振作~(遠目)<(′□‵)╭
孝子山、慈母峰與中央尖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