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動時間:2016.09.24
天氣:你看那藍天啊~
參加隊伍:北岳
活動路線:新店捷運站→往烏來公車→屈尺下車→屈尺國小→濛濛湖→第七公墓→屈尺山(H198M)→屈尺古道→小粗坑電廠→赤蘆古道→吉樂寶塔→大崎頭山(H490M)→雙坑山(H389M)→中生橋頭公車站
這是北岳的古道串連行程,章魚哥古道系列都要取...嗯~很文藝的名稱,今天走的路線因為會經墳墓區,就取陰屍路諧音:茵詩路,也有沿途綠草如茵,詩情畫意路徑潮濕的意思。我們先在新店捷運站集合,轉搭849公車往烏來,在屈尺站下車,因為路邊不好聚集太多人,大家先走馬路到屈尺國小,等待搭下一班公車的山友們匯集。
8:05 屈尺國小出發,嚮導解簡單解說完今日的行程後,我們就開始探訪今天的陰屍路...喔~是茵詩路啦!
據說今天的路線充滿了人文(古蹟)、信仰(廟宇)、傳統(墳墓)。出校門後左轉順著馬路走(屈尺路),看到屈尺環保教育站的大牌子右轉。
8:10 然後就來到了岐山巖,這間廟宇供俸的是清水祖師,廟宇前通常都會有石獅子,嚮導還詢問了大家怎麼分辨公獅子和母獅子的方式,我們的爬山活動是普通級,不可以說看下面GG這種限制級的答案喔~因為之前蒐集風獅爺有多少看了一些這方面的介紹,我知道旁邊帶小獅子的一定是母獅啦!那萬一沒有配備小獅子呢?通常踩繡球或嘴巴含球的是母獅,戴頸圈或鈴鐺是公獅。很好,今日的廟宇介紹完結了(全劇終)。對了!這間廟有飲水機,覺得自己行動水帶不夠的,還可以趁機補水。
8:16 知道怎麼辨識石獅子的性別後,我們就走往濛濛湖
順著馬路走(頂石厝路),右邊是整片的水域,不過這不是濛濛湖,這是新店溪...
8:36 來到了濛濛湖的大門口,直接走進去,雖然有個門,但是開放空間,鐵門也都開開的。
8:38 進入園區後,順著水泥路走才是爬山的正路,不過我們要先去欣賞湖,所以從樓梯旁小路鑽進去。
就有一片空地可以欣賞濛濛湖,不過他其實就是新店溪啊~不過是很靠近溪邊,可以就近在樹蔭下欣賞波光粼粼。
8:47 大家都拍了濛濛湖美美的照片後,就走在園區的水泥路上往內走,走個2~3分鐘就看到左邊有個鐵網搭建的工寮,左轉進去。本來以為是轉進去摸基點,因為我們人多塞車了幾分鐘,隊伍順暢了才知路徑就是轉左轉繼續前進。
8:52 轉進來後路徑算蠻清楚,兩旁先是椰子樹
8:55 然後接到竹林,前方出現的水泥圍牆後右轉順著圍牆上去
8:56 走上去後是柏油路,上柏油路馬上左轉
就會看到這間民宅(16號民宅),我們要從民宅門前的小路往下走。
8:57 就是這條水泥小路啦!沒人帶很難知道這神秘的入口。
9:03 一開始是一小段水泥鋪設的路徑和階梯,然後就是土路
9:04 經過一面大石頭,遠看有一點壯觀
9:09 路徑還算清楚,也可以看到布條
9:12 山徑的坡度不大,略有起伏而已。
9:14 經過第一座后土,我們就此開啟了陰屍路模式啊~
路徑的左右兩側開始出現各種...華廈
9:15 接到[園區]的水泥路,順著水泥路走
9:17 有幾間藍色琉璃瓦,有沒有覺得很眼熟?為什麼喜歡藍色琉璃瓦呢?到底是因為中正廟先採用藍色琉璃瓦,看得多年後我們把墳墓和藍色琉璃瓦進行連結,還是墳墓愛用先愛用的?剛剛查了一下,琉璃瓦用藍色的多半是祭祀建築,屋頂鋪藍色象徵青天啦!
9:20 接出來是康雅崙路,往下走到叉路口,左邊去屈尺山,順著馬路往下直走則是可以接到屈尺古道。
其實這邊就可以看到新店第七公墓,大大的標示,我們先去第七公墓,原路來回,摸完第一顆基點後再去走屈尺古道。
9:27 走入第七公墓馬路的盡頭,眼前這依山傍水的景觀,喔喔~住的地方風景很好啊!
9:27 順著這個狹窄的階梯往上走(真的很窄,要會車都要側身,在清明節時不會很塞嗎?),上去後是一個涼亭,真的是涼亭,不是長得像涼亭的墳墓喔~
旁邊的水泥地上就有一個不起眼的基點,而且什麼牌子都沒寫。屈尺山,H198M,土地調查局的圖根點。基點位於,嗯嗯~第七公墓神秘的山上
這個涼亭的展望很好,有山、有水、有電、還有很多生前和死後住的房子。
階梯爬下來往回看,那個尖屋頂的涼亭就是屈尺山基點所在位置。
9:38 回到康雅崙路,順著馬路往下走
9:48 經過一處牌樓寫著養源堂,本來以為就是要從牌樓下穿過,嚮導在牌樓前則停一下介紹路邊一塊石碑,本日的人文爆發第二彈。
小補碑,上面的字跡很模糊,我相信90%以上的人看不出到底在寫甚麼碗糕,不要緊,旁邊有解說牌。讓我用三秒介紹法:捐錢修路的紀念碑。
9:50 順著路走,看到前方Y形路是我很眼熟的高牆,啊啊~這是直潭淨水場的牆壁啊!走右邊就出來到新烏路,繼續往前走沒幾步,要記得往左看,因為這是屈尺古道的入口,對了!路口有一間柑媽店,要補飲料的這邊可以花錢。
9:52 往下走階梯,屈尺古道以前是台北通往龜山(桂山)和龜山發電廠的道路,雖然現在很多路徑都是鋪設成柏油路了。以前走過屈尺古道了,所以這段我們就快轉一下
10:03 來到永興路的民宅門口,我還記得是從大門右邊的小路走
就是沿著這個別墅的圍牆走
10:05 下來到水池後往左邊轉
10:08 就會看到永興宮,大家先去上面的永興宮休息一下順便拍照,等一下接續的路是從下面馬路繼續走。
小粗坑水力發電廠,爬上永興宮就是為了有比較清楚的視野看這個巴洛克建築的發電廠。正確名稱應該是:龜山發電廠粗坑分廠,於1909年完工啟用,是台灣目前僅存最老,還在運轉中的水力發電廠。
10:26 大概休息了15分鐘,隊伍繼續前進,經過馬路角落一個急公好義碑,接到路牌這邊,右轉是我們要走的路,奇怪怎麼看大家左轉又折回?原來左轉就是上一座橋,兩邊有鐵網高高圍起來,左邊透過鐵網看的是小粗坑發電廠,但是大家剛才發電廠已經欣賞過了,其實重點是這座橋--王永慶捐的感恩橋,所以大家只是去走一下台塑王的橋。
走在永興路上,另一個特色就是右邊會有幢古厝,現在是粗坑里辦公室,紅磚瓦的牆上畫有淹大水紀念線。
這是建於清朝嘉慶24年(1819年)的周家古厝,看起來很新吧!因為原來的房子已經太老舊而倒塌,現在房子是依照原貌重建的,看起來像下面土色的古早的,上面紅磚是重建的。紅色的粗線則是1924年新店發大水時的淹水線。
10:34 順著馬路走出來,又接到新烏路囉!前方斜對面右轉接赤蘆古道,這邊有公車站,所以是個撤退點。
10:36 轉入新烏路一段105巷
10:52 順著馬路走,會看到赤蘆古道的牌子。從這邊的山徑爬上去就是赤蘆古道。
就是這個赤蘆古道的牌子。赤蘆就是赤皮湖到蘆竹濫兩地居民往來的道路,現在則稱為湖興古道
10:59 一開始爬一小段陡坡上來後,就是平緩的林蔭道,可是天氣熱,只是有遮蔭罷了。
11:01 石階步道往上走,古道一般昔人往來的路徑,就是會有這類鋪好的石階或是棧道。
11:20 出來到一小片空地,主要是看到有摩托車停在這啦!原來右邊似乎有小路可以騎車上來。
這片空地剛好有個展望點,可以看到羅列在山間的大樓們
11:22 右下方有個小叉路,就是湖興宮,照例看到土地公就要合掌一下,請土地公保佑我們行程平安。
11:29 左邊路過幾間屋頂已經崩毀的古屋群建築
11:30 經過一小片耕地,剛好遇到農地主人來施作,隨口和阿伯聊天,說這些古厝在他小時候就有啦!經過古厝後,沿著石牆和石板小徑續行。
11:37 有水聲出現,過小溪溝,這段是比較溼滑的石頭路
11:43 下繞一小處崩塌後,接回一般的古道
11:47 看到小溪流上有攔沙壩
爬石階往上
11:49 走上來是民宅(農舍)的車庫,右邊接到水泥路
水泥路走出來接到柏油路,柏油路上右轉
11:50 左邊經過這間房舍,這間很重要,下午的行程是從這房子開始走。
11:54 看到濟善寺的牌樓,進入濟善寺,因為這是我們中午休息的地點。
濟善寺有寬敞的廟庭、有水源(山泉水),可是我用鍋子裝起來一直覺得看起來有點濁,反正泡麵煮下去就什麼味道都蓋住了咩~
13:11 午休結束,從濟善寺走回剛剛路過的房舍
13:17 從這間民宅的大門進入庭院,借道一下
13:18 房舍左邊有通往後方的小路(小路右邊還可看到屋主養雞的房舍)
13:23 經過水塔後往上走,左邊其實是一個小溪流,上方左邊有看到叉路
13:25 沿途可以看到布條,左轉順著路徑走
13:29 經過淺淺的小溪流
13:38 爬上來看到鐵塔,和寬敞的路徑,難道是保線路?
13:43 再爬一個小坡,看到上方有個屋頂,原來還是墓地,上去後右轉就是水泥路
13:44 走出來叉路,樹上掛有藍天路牌,幾個大方向都有標示,右轉往大崎頭山。
13:47 經過湖興路131號
13:50 這間民宅門口的路走到底就是進入山徑,而且是往上爬
14:09 而且還有點陡哇~
14:11 抬頭看到電塔,從電塔下方走過
這座電塔是深美-板橋紅線024
14:12 翻過電塔就看到下方有柏油路,走下去柏油路後左轉
14:13 沿途有佛像迎接我們,不過最重要的是左方有廁所(奔向廁所)
這一處的視野很棒,不過最顯眼的是順著山頭一直延伸過去的電塔,有一種登山纜車線的錯覺。
14:18 原來這個園區是吉樂寶塔,果然也是今天墳墓群的一份子。這一天的天氣熱,飲水量耗得多,幸好這邊有飲水機可以補充行動水,還可以坐著觀賞山景第一排,如果要摸基點,就要從旁邊小路左轉,簡單說,基點在園區的後方。
14:21 所以我們就把背包放在路旁,空手往後方走,走道後方看到水塔及大狗叫,突然喚起了我的記憶,這裡我有來過啊~是跟什麼暗寶劍山一起爬的行程!
穿過最上方的一排墓地(這排的視野最棒了)後左轉
14:23 就可以看到空地上有塊基石
大崎頭山,H490M,三等三角點(No.1137)位於吉樂寶塔內,視野很廣闊
走回背包處,邊走邊看著整排的藍色琉璃瓦,我們還在討論說風景這麼棒,還可以躺下來,應該已經賣光光了吧!
14:41 稍加休息後,就走園區的大馬路往下,離開吉樂寶塔園區。
15:12 接到產業道路(四十份產業道路)後,繼續往下走,左邊出現一處明顯的缺口轉進去。此處叉路電線桿上的標示為:四十份幹 51-支10
一開始是平緩的路徑,我們以為人生就此步入康莊大道了。
15:27 右邊有叉路往雙坑山。其實依據手上的藍天隊地圖,雙坑山在路邊而已,但這條路線可能久無人行,嚮導在前方探一探並無基點,且路徑不清。不去雙坑山的人則在這叉路口等待>
15:31 嚮導還是決定要帶大家去找雙坑山,於是邊砍路邊帶領大家前進,坡度居然是下坡!
15:36 雖然路程短卻有點坎坷的聽到前面喊:找到了!
嚮導努力砍雜草清路,找到在腳邊不起眼的基點,牌子則掛在旁邊的樹上。雙坑山,H389M,土地調查局圖根點,現在藏在樹林雜草堆裡,周圍當然也沒視野
15:43 爬回叉路口和大家會合,右轉就是要下山的路了。
15:59 開始急陡下坡,路邊藤蔓也瘋長
16:03 除了土壤有些滑外,有時還要鑽樹及跨樹,這一段路況比較雜,顯示果然近日少有人走此路線
16:09 來到稍微平緩的路徑
16:11 看到電塔一座,深美-板橋紅線022,從電塔旁邊經過
16:13 並且爬上一個小丘,這個小丘有處落差大,石頭又滑,想辦法抓旁邊的植物攀上去。
16:25 陡滑的下坡土路,有架繩輔助,下到某處剛好是樹木生長的缺口,可以抬頭看到對岸山頭,發現遙遠的對面是我們走下來的地方(吉樂寶塔)
16:36 繼續陡下,路徑土壤是鬆鬆易滾滑的,也有架繩輔助
16:41 遇到雜亂的倒木鑽過去,這些偶然出現的障礙,應該是今年夏天颱風過後造成的。
16:50 走一段石階路,難道這以前是古道,才會有這種石頭階梯?
17:10 下一處岩石落差
右邊出現小溪,沿著溪邊走
17:09 過溪後就是平緩的路徑了
17:10 平坦清楚的山腰路,感覺要出去了。
17:11 果然看到柏油路,從古道出來到柏油路右轉,順著馬路走就OK啦
17:32 這段路原來也是有名稱的,看到路邊有中生路170巷的路牌,前方的紅色建築(鐵皮屋)則是土地公廟
17:18 在廟宇這處左轉繼續沿著柏油路走
17:34 踢了一段馬路後,看到公車正要出發,大家奔向前去阻攔公車,前面這座橋是中生橋,這個公車站是公車650的起站:中山橋頭。
這就今天的茵詩路...路線,沿途欣賞了很多藍色琉璃瓦的建築。
在屈尺這一區,有屈尺古道、巴洛克風格的小粗坑發電廠、有岐山巖清水祖師廟,自然風光也有濛濛湖可以賞景,一般人不爬山的話,悠閒的來個散步一圈小旅行也是不錯的啦!
被我遺忘的某次暗寶劍山、大崎頭山、赤蘆古道行程:
http://protozoa.pixnet.net/blog/post/3073869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