書名:一把雨傘給這天用    作者:威廉‧格納齊諾(Wilhelm Genazino)

閱讀中第一個跳出的想法是:中年阿伯無敵碎碎唸  “囧rz

2680133441000m.jpg 

作者是2004年德國畢希納獎得主,畢希納獎據說素有「諾貝爾獎風向球」之稱。他的作品忠於幽默和嘲諷的風格,是獲得畢希納獎的主因,評審說:「我們認為他是德國最獨特、最幽默的作家之一。這在德國文學裡並非理所當然,我們有許多思想深刻的作家,卻沒有幽默的作家。」

↑ 以上這段是節錄來的,我要老實舉手,德國式的幽默…和我所理解的幽默,好像是兩個不相干的字…(我看本書時,內心不斷吶喊:哪裡幽默了,就一個快失業的中年男子不斷在東想西想碎碎唸!但是他的諸多嘲諷,倒是我頗喜歡的部分)

主角是一個快要失業的中年男子,工作是試鞋員(就是穿著高級皮鞋在城市一直走,然後給個試用報告之類),在女朋友未離開前,靠女朋友養活,甚至女朋友離開後還留了一筆錢給他,於是,他就在城市不斷遊蕩(試鞋子),看到一些認識的人,引發一些有的沒的聯想,評論他人與找不到自我的認同。

以社會標準來看,他就是個失敗者,可是我覺得他又不接受自己的失敗,看到昔日朋友淪落在街頭在發傳單,他心想幸好不是我,想著對方變得多落魄,可是主角也沒有想做任何改變,只是不斷的嘲諷,自己與他人。

「抱怨和催促是百分之九十五人類最喜歡的活動,我的自負讓我不想和他們打交道」

是的,懷抱著自負,對著周遭一切發牢騷,不只是主角,他周遭的許多人亦是如此,認為自己值得更好的生活,卻被困在這種不堪的處境…所以,大家一起發牢騷  _”  於是,沒去過德國的我,也可以感受到德國秋冬的陰冷與蕭瑟,讓生活不順的人更加沮喪--這本書有很多內心戲,自我的困惑,生活與生命的獨白都還蠻有意思的,尤其想出個“記憶與體驗中心”這種怪機構,還真有人花錢去請主角來心靈治療,更是感受到現在人生活的虛無 <( ̄△ ̄)>

自我價值的尋求與不認同,就像大多數得過且過的人。但我最受不了主角的是,他既不喜歡這種失敗者的生活,但當改變的契機來時,他又不願接受,繼續嘲諷的看著一切。就像我們在劇中看到軟弱的主角時,很想用力貓他一拳,喊著:給我振作點啊!

「他們覺得自已的生活只不過是個長長的雨天,而他們的身體只不過是一把這天用的雨傘」

這是很有趣的比喻,但是,雨一直下,有沒有傘,生活是一片濕淋淋。如果身體是傘,雨天傘也會淋濕啊!是外在還是內心世界的崩毀?

我也是嚮往不求上進過一輩子的,或許自己的生活都是隨波逐流,自己不知道追求什麼目標,自己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,但總是想辦法讓我的生活變成晴天,我的身體,是晴雨兩用傘,晴天擋紫外線,雨天遮雨,想曬曬陽光或淋雨時,就拋開傘四處晃一晃,要像李歐納科恩一樣,即使失敗,也是個美麗失敗者  ***\( ̄▽ ̄)/**.*

(「」內為書中節錄文字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原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