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間:2011.12.17
天氣:好到感動流淚
活動隊伍:樂活
今年據說統計下來,11-12月的日照創歷年最短紀錄,又是下整個星期的雨,大家想說霞喀羅賞楓行大概又掰了,想不到蟄伏已久的樂活隊長一出手,果然是陰雨退散。
當天早上6:30從台北車站出發,8:48 抵達清泉部落之張學良故居旁,清泉的將軍湯,現在已經設置好溫泉池,可以供遊客和居民泡腳囉
車子從將軍湯旁邊的小路駛進去,開始一連串的會車與塞車,前兩星期天候不佳,這星期霞喀羅超熱門,光是要往登山口的產業道路塞車與想辦法會車就耗掉不少時間。
而且陽光變好強,還頗刺眼,一掃整個星期雨落不停的陰鬱,大家不禁佩服起隊長的強運,趕快拿防曬出來開始塗。
快到石鹿古道口的坍方處,車子無法通行,所以在此下車整裝過坍方往前走,要步行將近2K到石鹿登山口。
藍色的天空配上山間雲海與紅葉,真是人間一勝景。
不同的風景,都還沒到登山口,我們就被美景吸引,邊走邊玩
開始看到紅葉,秋天的味道慢慢滲入空氣中
大自然豐富的顏色,在這種風景下,心情超舒爽。
還沒進入霞喀羅古道的重頭戲,光這段產業道路就很值得啦!
這段道路很寬敞,畢竟本來是車道,因為有崩塌處所以才變成要步行的,以前都是直接搭車到古道入口,今天用走的過去,欣賞錯過的美景。
10:37 抵達石鹿入口
咦?怎麼有車子,不是無法通行嗎?原來是坍方前進來的,可憐出不去的逋逋。今天的霞喀羅古道也是人潮眾多,不同隊伍依照自己的節奏進入古道,我們看到的還只是石鹿端,養老端可能更熱鬧。
10:45 啟程開始從石鹿端走,這麼晚才開始走霞喀羅全程,今天摸黑摸定了
11:01 經過羅山林林道叉路,往前走就是田村台駐在所
11:19 經過2K,有幾片楓紅掉落。從石鹿入口到鞍部前是上坡
11:33 一連串上坡後,來到大樹頭
階梯上去後,這裡也是一個賞楓點,臺灣紅柞槭,石鹿端的紅葉主要都是臺灣紅柞槭,幾乎灑滿整個階梯旁
下階梯有一株受大家親睞的主角,每個人都要跟它合照一張。
11:55 抵達鞍部,3K處,這裡也是石鹿大山的登山口,過去之後基本上就都是好走的路啦!
12:00 一小段陡下(幾乎直下),但是用圓木架設梯子,其實反而不好踏
12:20 接近4K的古道路邊隨便找個空曠處午休
13:18 啟程繼續往白石駐在所前進,小朱發現帽子上有隻八腳怪,呼呼~是手長腳長身體卻圓滾滾的盲蛛啦!後來一直在我手套和袖子上散步,嚕好久才讓牠爬回地上。
石鹿端主要的秋天風景就是地上和路邊幾乎鋪滿臺灣紅榨槭
還有高級的松針軟毯
13:34 接近5K處,這不是特例,經過上星期整星期雨落不停,古道多處超泥巴的,邊走都要邊努力把腳從泥巴裡拔出來 ( ︶︿︶)
落紅滿地,行人匆匆
13:58 抵達楢山駐在所,這也是一個很寬敞的休息點
我們笑著說楢山駐在所前有棵漂亮的楓樹,可是每次都被其他樹木擋住,從這裡看過去,擋他的樹幹剛好構築成個A字,所以都叫它A樹 (  ̄y▽ ̄)╭
另一種落英繽紛,不過路中間還是爛泥巴 ╮(﹀_﹀")╭
14:11 靠近7K處,不要只顧往前走,來這裡最主要的就是要記得左顧右看路邊的紅葉
14:37 經過倒木很貼心的鋸個洞讓行人的頭剛好可以通過 (*° _° )b
14:39 過9K後的無名吊橋,中間踏腳處就是一根粗繩結成(前年來時不是這樣哩!),走起來挺好玩的
14:56 過10K後有一小處坍方,從上面爬過去,土質略微鬆軟
15:00 過霞喀羅吊橋
15:20 抵達人聲鼎沸的白石駐在所,經過修整的白石駐在所看起來蠻…嶄新的,雖然是仿古建築,但是屋頂材料等看起來太新了。
15:40 出發繼續往養老前進,已經接近傍晚了,過來的山友建議我們腳程要快點趁天黑前通過崩坍處。
16:04 過白石吊橋,白石吊橋總長145M,過很久,但是我覺得還蠻穩的,沒有懼高症就可以悠閒在吊橋上慢慢賞景。
從吊橋上俯瞰薩克亞金溪及整個山谷溪流的風光,藍綠色的溪水看起來就很深啊!⊙_⊙
16:16 排隊通過坍方高繞處,之前來時有架拉繩,這次則是還裝設了圓木梯,但其實因為圓木梯有斜度,踏腳反而容易滑動而不穩,拉著繩子踏梯子後的石頭或土塊會更好走。這個圓木梯坍方處有兩段接續,努力往上爬就是了。
16:23 另一小坍方處,此處又有小水流流下,所以要小心石頭濕滑,上去之後路就好走了。
16:33 經過武神駐在所
16:39 過15K後的轉彎橋,從山谷望出去,遠方山嵐升起
16:56 走過16K里程柱,這裡有真正的五爪楓葉
16:53 繞著一棵粉桃色的樹走U型,大家邊走邊用不同角度欣賞這棵樹,不知道到底是何種樹木,枝椏和顏色呈現一種妖異的美感(山豹居然都稱它是妖樹)
前方變色的山頭,趁著天色還亮,多看點,因為到楓葉聚集成林的馬鞍駐在所應該是摸黑,什麼都沒得看了
17:02 前方進入紅葉後就是竹林,以前要下溪谷再往上爬,現在可以直接走過來
趁著天色未暗,多看幾眼吧!繽紛的秋天。然後把頭燈拿出來預備。
17:21 抵達馬鞍駐在所,果然天黑了,要把頭燈點亮照路才安全。馬鞍之後本來路是一片平坦到養老端登山口的,但是現在有坍方,要從上面高繞,而且高繞後下切時,一方面天黑路面不好辨識,一方面土質偏鬆軟且易滑,所以就下得比較慢,這一段坍方處頭燈不夠亮還真的不好找踏腳處,比較危險。
之後的古道路雖然是平坦了,不過整路都很泥濘,有一隊帶小朋友走的(小朋友真厲害)就抱怨怎麼都是泥巴路,所以也走不快,要常常用頭燈照路面避開泥窪,也要努力把腳拔出來,過橋時都覺得橋好像鋪一層地毯,其實是鞋底和橋面上的泥土堆積一層。
17:46 摸黑走爛泥經過18K
18:12 繼續摸黑經過20K,爛泥路好像有好轉跡象
18:39 終於出來到22K處,養老端的登山口,在等後方隊友到齊時,抬頭看到滿天星斗,聚成帶狀的銀河,算是沒看到馬鞍楓葉林的另一種補償。
前年的霞喀羅古道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