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動時間:2015.5.30-31
天氣:第一天晴天下午微霧,走起來有點悶熱
參加隊伍:野外
行程:Day1
雲林古坑大尖山登山口(H686M)→大尖山(H1304M)→二尖山(H1279M)→馬鞍山(H1265M)→梨子腳山(H1176M)→太平山(H1079M)→大籠頂(H1190M)→獨立山(H840M)→樟腦寮車站(H543M)(夜宿華山附近的民宿,明天再戰)
大尖山位於雲林縣古坑鄉與嘉義梅山鄉交界處,規畫有多條景觀健行步道,更可以和附近的山頭連走,形成所謂的雲嘉七連峰。當然來這邊最舒服的就是喝咖啡看風景啦!爬什麼山?何必把自己弄得臭兮兮又很累┐(─_─)┌
10:22 早上從台北出發開車去雲林,古坑華山的大尖山登山口有好幾處,我們這次從149線的華山教育農園10-5號步道,陡上大尖山。教育農園旁邊就有片草地停車場。馬路往上走幾步還有廁所,很適合整裝。
上完廁所繼續順著馬路往上走,路過一個茶壺的造景。
10:29 然後就看到階梯!一路綿延而上的階梯,旁邊還有大石牌寫著10-5步道,這就是我們今天大尖山的起登點(H686M)。
檳榔!兩邊都是檳榔樹~
走上來通到水泥路後,左轉走幾步,就又會看到右邊有石階,繼續爬樓梯啦!
這邊的石階常常長滿青苔,而且常有枯竹葉墊在石階上,雖然此時天氣不錯,但是有時會略感濕滑,就邊爬樓梯邊注意腳下囉!咦?階梯中間出現一個工藝品,編織得蠻細密的鳥巢耶!(⊙o⊙) 還有筍子硬是要從石階中的小縫冒出來。
10:46 有點悶熱,看見涼亭趕快衝上去坐一下。
涼亭這裡抬頭往前方看,剛好可以看到一粒略微圓頭的山頂,我們指著問:那就是大尖山嗎?
想當然爾,爬山的人都知道,看得到的多半都是小山頭,押隊的小老鼠回答:不是啦!在那個的後~面~後~面…
>□< (登山口好多咖啡店,我為何不留在那裡甲嘎逼呢?)
繼續往上走則是進入竹林裡,順著石階轉右上,望眼碧綠的翠竹,有些許微風,覺得有涼一些些。
11:22 越往上爬石階就越不整齊,像是石塊堆疊的陡峭山路了,繞經過大石頭,會爬到另一顆俗稱為鐵達尼石的大石頭上。
所謂鐵達尼石就是一塊有點像船頭的大石頭,登山客可以站在上面演:you jump I jump…啊~記錯橋段了,是站在船頭浪漫的看風景啦!還沒有撞倒冰山大家都不用jump,別緊張。
這張腳踩鐵達尼石遙望山下的景觀,據說其中有劍湖山摩天輪,我看好久好久,眼睛都痠了。..╮(﹋﹏﹌)╭..
11:35 離開鐵達尼石繼續往上爬,就都是很陡的石塊山路。剛剛在比較低的步道往上爬時,遇到熱心的當地山友來砍草整理路徑,還老實的跟我們說,大尖山登山口有好幾個,附近的人是不太走這條路徑上來的,太陡滑了。果然一路上只有我們這支隊伍。
11:37 努力的跨大步往上攀爬吧!
11:47 終於爬上來比較平緩處,走過一片舒服的竹林
12:06 靠近頂端時又是較陡的石階,而且出現迷霧。就這樣在霧中爬上來到大尖山頂,所以我也不知道天氣好時這邊有沒有景。
山頂有一個還算寬敞的平台,周圍有很新的牌子和很舊而模糊的步道導覽圖。
大尖山,H1304M,一等三角點(喔喔~我的一等三角點收集到雲林的了!)⊙▽⊙
這是今天第一個山頭,也是海拔最高的山頭,聽起來讓人蠻高興的,似乎要打收工了,但是歹誌不是像憨人想的那麼簡單…七連峰,七連峰喔!這才是第一個而已。
12:23 這邊沒水源,所以離開大尖山頂,從右邊的土路往前走,旁邊看起來像果園,只是怎麼禿禿的?
在霧中偶爾會散一點,露出附近的景觀,左下方有片梯田很像鬼剃頭耶!\⊙▽⊙/
12:30 過紅色扶手木橋,左邊有木板道,我們卻直走沒木板的土路。然後好奇心旺盛的本原蟲,就左彎過去看木板道通哪裡?
其實沒幾步到盡頭就是一個觀景點,可以看下方龍眼林(地名)的景色。龍眼村,原名是龍眼林。早年因滿山都是山龍眼樹而得名,先民清朝到這邊開墾,伐木造燒炭為生,後來又鷑精孟宗竹、杉木、金針等產業,1976年引進青心烏龍茶種種植成功,帶動當地茶葉種植的風氣。
回到小徑往前,走出竹林到茶園頂端的稜線,左邊看下去剛好一片搖曳的嫩綠竹林,今天的路線很保護眼睛。
12:37 沿著水泥路走看到藍色的房子,那就是通往二尖山頂,藍色房子是一間餐廳商店,旁邊也有供大家使用的廁所,還沒到藍色房子前,茶園中間會有一木造涼亭,領隊帶我們到木造涼亭午休。
往上爬去看藍色房子(順便上廁所),有庭園咖啡座,還有同行的山友直接點了一鍋端到木造涼亭吃。喔喔~看起來好豐盛喔!而且這料多豐富的火鍋只要200出頭喔!份量也不少,2~3個人吃差不多。
站在藍色房子往下看,茶園中的木造涼亭就是我們午餐點,左邊的土路通往大尖山。坐在這涼亭午餐,正對著看過去的村落就是龍眼村。
上完廁所繼續往前逛好了,經過藍色房子餐廳,沿著柏油路往前走,在前方兩路交叉路口,就看到了這很沒誠意的牌子╭(─╴╴─)╮
二尖山,標高2000公尺是被塗改錯的。二尖山,H1279M,無基點,在兩個水泥路的交會口,旁邊還有個觀景涼亭。其實看資料說原本有省政府圖根補點,但已遺失。
13:40 吃飽收拾完,從二尖山的牌子(因為不能被稱為基點)旁水泥路往上走,可以看到樹上綁了很多登山布條,順著走進去靠左(有布條指引)
13:43 走出來就看到整片的茶園,我們走在茶園中間的水泥路。
更難得的是還看到現實中的採茶姑娘(嗳~採茶阿姨啦!)在烈日中辛苦的手摘茶葉,大家很高興拍照,這不是電視上廣告的畫面,是活生生出現在我們眼前的採茶畫面,大家覺得稀奇的原因大概是現在用手摘採茶的越來越少了,經過很多茶園都看到機器嚕過去的痕跡。
13:45 水泥路往前走會看到有這個小牌子,所以要聽牌子的話,右轉進入步道。
嗯~要說稜線也沒錯啦!就是走在鋪有木板步道的稜線上,前面那片小山頭的竹林甚是翠綠可愛。
13:53 走過一小片竹林後,出來就是視野開闊處。站在高點往正前方及右前方看,對面的山形和稜線就是我們等等要前往之處,依序數過去,正對面先上馬鞍山,然後拉過去梨子腳山和太平山,上~上~下~下~不過落差都沒很大。
要從這段彩色的梯子下到底,再往上爬,站在這邊看真的景觀很棒,此時站在這高度,會覺得馬鞍山和現在腳踏處差不多,可是要下去鞍部(馬路啦!)了捏 \(T ^ T)/
用廣角看,還有後面綿延的山頭。嘿嗨喲~往下走啦!據說這邊下去就屬於嘉義梅山的地界了。
14:00 下來後看到旁邊有座廟宇,是龍興宮,其實旁邊也是馬路,所以也有不少遊客或香客是開車來這邊玩。下這邊的石階,上對面的木階就是馬鞍山,如果從右邊山徑下去,又可以回到華山。
14:13 只有一條路,一直爬樓梯就是了,兩邊都是竹林,但是沒有風略感悶熱。走到山頂之處,領隊說旁邊有個小基點喔!把葉子撥一撥,圖根點就現身了ψ(⊙_⊙ ) 非常的不起眼,正常人根本不會注意到,雖然沒有很刻意,但有隨手收集基點的習慣,所以拍一下迷你圖根點囉!
14:15 往下走一點點,再往上爬階梯
14:16 在路徑旁邊有一塊小小的空地,就是馬鞍山,如果腳步走太快,其實就會路過而無自覺。
在這片竹林的某棵竹子上,掛有馬鞍山的牌子。馬鞍山,H1265M,無基點(領隊李大哥說要算的話是剛剛那個圖根點)
14:26 過馬鞍山後就是山徑往下,山徑大概就是一個人寬,不會難走,只是可能都被遮住少有日照,有一點滑,不過兩旁有很多竹子可以抓。
14:27 樹林出來又是整片茶園,順著茶園頂端的水泥路往前。
14:29 前方走到底,水泥路是繼續往左下,不過我們不走產業道路,要往前從茶園秘密小徑穿過去。
雖然霧隨風吹來,但站在這個入口,仍然可看到前方的茶園圖案很有趣,一坨一坨的,不覺得很可愛嗎?也有點像腦迴的形狀。
前方的山友在整片綠的茶園中,穿梭的彩色身影。
沿著茶園頂端的狹窄土路走進來往回看,有像童話世界的場景。
14:35 要沿著茶園繼續選左往上爬,不要走進前方的的小路喔!
14:37 我們等於是翻過這個茶園小丘,走向另一片茶園丘陵。看著這片交錯的綠色線條心想,究竟種茶的時候有什麼要注意的?為何同一片山坡的茶園方向這麼多元?
14:40 爬上鐵皮屋旁,在這邊等隊友到齊。隊友們從那小坡下來的畫面也很有趣,在整片波浪的綠色茶園中出現另一種顏色。
14:42 鐵皮屋往右,鐵皮屋旁稜線上茶樹種很密,所以我們努力的跨腳前進,走過一小段路就比較寬敞,原來是正中間種了檳榔啦!就剛好這一排檳榔,總覺得不是種來採收,反而是田地分界的概念?
14:46 翻過幾個小山頭(茶園)後,又接過來產業土路。我覺得雲嘉七連峰最困難的是要知道怎麼接,到底是要從茶園直接橫過,還是要接一段產業道路再進茶園呢⊙_⊙?
14:51 走一走就變成石板路,從大水塔旁邊路過
14:52 然後又進來竹林內
14:55 然後右邊就出現一個小空地,立了一個小基點,因為沒有山頭的感覺,其實走快一點就會路過。
梨子腳山,H1176M,三等三角點(No.228)
旁邊生長了一小片比人高的金針花,因為野生的沒人整理,所以花朵就直直的一直長,讓山友大哥站在旁邊當比例尺。
15:05 繼續順著山徑往前走,又從竹林走出來到茶園邊,緩坡向下
15:07 石階走出來接到水泥路產道,右轉走水泥路。
15:09 順著水泥路走要轉彎時,就又進入神秘小路
從石板路下坡時變成走石階,經過左邊一個小鐵皮工寮。
15:11 接到產業道路的部分,這邊有空地可以停車,穿過產業道路直走。
15:18 然後進來又是整片的茶園,正四處張望究竟~要選擇哪片茶園時,樹上掛了粉筆寫的路牌太平古道。
所以就順著路牌走在茶園間的稜線
15:21 正常的路要左轉水泥路往下可通到太平老街,不過我們還差一個躲起來的山頭,所以在這路口往前,原路來回太平山。
15:22 進來是一片雜草地,旁邊有間水泥屋,走到水泥屋的盡頭,往腳邊看!
有一個小水泥柱,就當作太平山的基點啦!
太平山,H1079M,無基點,這一顆上面寫的是;觀光局阿管處精導點(WN008)
往回走往路口時,可以看到霧中尖尖的小山,就是剛剛下來的梨子腳,走下來時不覺得,從這方向看過去還有點高度哩!
15:28 站在茶園上面欣賞下方的太平老街,隨口閒聊問嚮導接下來要走哪?
嚮導李大哥指著山下對面一座吊橋,然後手指頭慢慢往上移動:說我們要過吊橋,然後一直爬上去到山頂上的電線桿。
(⊙o⊙)
15:31 所以目標就是下方的太平老街,在茶園中想辦法循著最短道路切下去,不然繞茶園的產業道路要走好遠哩!
15:33 所以常常就會穿過茶園中間的巡查(茶)小徑,下到下面的水泥路後右轉走馬路。
15:36 走沒多久又出現秘密小路,從左邊切下去。
進入步道是一片穿過茶園山坡的階梯,往右邊遠處看,很明顯在進行工程,也可以遠遠聽到大型機具操作的聲音。山友大哥說,進來太平村要走36道彎("⊙□⊙),所以目前在興建號稱全國最長景觀吊橋:太平雲梯,我們看到那個地方,可能是太平雲梯的工地。
15:39 茶園中通往山下的木棧階梯,雖有部分毀損,但是走起來是沒問題的。
走下來接到水泥路左轉,經過一個水泥大水池,路邊的還放了彌勒佛的小塑像,準備繼續切捷徑下去時,發現成員少了2隻…
15:42 唔~在這茶園和道路切來切去的捷徑,是很可能會錯過路口,順著馬路走當然也是可以下到太平老街,但是會繞比較遠的路。我們就站在這邊眺望茶園、下方老街以及對面的山頭(等等要爬上去),等待時摳摳看迷途的2隻走去哪了?
15:53 迷途的2隻歸隊後,就往山下老街前進,左方房舍的主人還招呼我們去喝茶。
15:55 接到下方變成觀光型的木板棧道。
15:58 從街道的巷弄穿梭出來,就是從警察局旁邊的小路出來。而且警察局旁邊就有飲水機,提供遊客可以裝取開水囉!等等還有2個山頭要走,我就在警局旁趕快裝飲用水。
左轉穿過太平老街,雖然是假日但沒什麼遊客,不過老街的街道上鋪了整齊的紅磚道。居民三三兩兩悠閒的在門口聊天或招呼顧客。
有好幾戶住家的門口都有吊掛著這種很大朵的蘭花,近聞還有很香的味道,虎斑鍾馗蘭,奇唇蘭屬,種名tigrina是花「具有虎斑的」意思,分布在墨西哥,稍大型的附生蘭,著生2~3朵大型花,花期是夏季。
逛完太平老街後,就看到太平國小,開放式的校園,國小對面就是我們等一下要走的步道。
大家坐在這階梯口休息,旁邊也有洗手間,雖說是茶坊,但其實是開放式的,從門口進入後走左邊階梯往上(茶館座位在右邊),就是爬山的步道。
16:18 出發順著竹林中的石板階梯往上爬,有點悶熱
16:21 走上來吊橋,當初從山上看以為是渡過溪流的吊橋(太平觀光吊橋),原來下方是馬路啦!所以就是一座方便穿越馬路的吊橋囉!
16:27 走過來有座休息涼亭,旁邊有放置這一區的簡易觀光地圖。大籠頂則是左轉往上爬。
旁邊的竹子掛有大籠頂800M的牌子,但是總覺得代誌不像區區的800M這麼簡單(▔>▔)a
16:33 轉往大籠頂,就是在茶園斜坡邊往上爬,看見前方的山友要爬上一段像天梯的路段,雖然兩旁的竹林很嫩綠,卻有種錯咧淡的心境。
16:37 這段階梯爬上來後接土路繼續往前,不過看到右邊也有山徑,好奇去探一下右邊通往哪裡,但就在這叉路口的腳邊,就看到有一小基點。
山字水泥柱,不知道這裡是什麼點。
16:38 往前沿著茶園的邊緣續行,看到又要攀爬彎彎的階梯 ╮(╯_╰)╭
階梯爬到一半,站在高處往對面望,那條稜線就是我們今天一路努力行來的路跡,比較尖的那個應該是梨子腳山。
爬上頂端經過大水塔後,看到對面的竹林看起來像一球一球的地毯繡造形。
16:44 果然還是要往下走再往上爬啊~
16:50 在爬一小段悶熱的竹林後,上來到鐵皮屋和幾個不鏽鋼大水塔,據說這就是山頂了。上到鐵皮屋後要左轉往獨立山。
大籠頂山,H1190M,無基點,位於茶園中,所以牌子就是放在水塔上
16:35 這段稱為獨立山往大籠頂步道,沿途有設路牌指示。大籠頂山頂有幾間茶園,也可開車直接上來喝茶。我們走來到大籠頂時,這一區剛好霧都來啦!就在霧中順著路徑走,看到前方的茶舍牆上好像有詩句。
走近路過茶舍,就可以細看到牆上提的詞句。
繼續往前走會走一小段果樹旁的山徑,此時正好是李子(紅肉李?)的產季,不注意常低頭的話,就一直被結實累累李子K到頭啦!走一段茶園稜線的木板棧道,雲霧繚繞好有情調。
17:03 接下來是土路和木板棧道交錯,路過叉路口都會有路牌,往獨立山的方向前進就對了。
17:12 走下來的植物景觀從茶園變成檳榔園了!\(─﹏─)/ 而且還有運送農作物的單軌車軌道。
這一天從巡視茶園變成逛檳榔園了,要記得左轉往下。朝左下方穿越一根根的檳榔樹,可以看到有座屋頂豪華的廟宇,努力朝那間廟宇前進就是了。
17:24 走下來到廟宇(奉天岩)了,右轉往獨立山,我們決定先左轉進廟宇休息間上廁所。奉天岩這邊也有茶水供應遊客,也有小販賣部,所以飲用水不夠的可趁機補充。
17:35 休息10分鐘後從奉天岩出發。
17:36 奉天岩門口的水泥路走出來會接道柏油路,但是走沒幾步要記得往左下的階梯切進去。
17;39 又是開始在捷徑中穿梭的時候了,這個讓我自己走大概只能傻傻的繞馬路。
17:41 想不到就這樣接到了獨立山車站!只是這時間阿里山小火車已經停駛,所以商店也關門了。穿過鐵道從旁邊的步道走。
想沿著鐵道走也是可以,因為此時(下午5點多)小火車已經停駛,所以不會有和火車相逢的危險,不過其實旁邊的步道比較好走,路雖小條,畢竟人家也是正式稱為獨立山步道。
17:45 遇到有小丘陵當然就要高繞一下,走鐵道的就不用了,是平緩的直路,害走鐵道的同伴很緊張的以為我們兩隊會不同路了,不過還是要走進來步道才能通往獨立山的山頂。
17:50 階梯爬上來到一處很像工地的小平台,這就是獨立山。獨立山,H840M,台灣小百岳No.58(旁邊木牌寫的,本人沒在關心小百岳),木牌前面有個小小的衛星控制點。我們邊爬邊閒聊為何稱為獨立山?是不是他很獨立?周圍沒朋友。在山頂有放置一簡易解說牌,解釋獨立山就是一座獨立的山頭,與周圍山脈繞成C字形,不過牌子上面獨立山的高度是816M。
抵達獨立山頂後大家鬆了一口氣,今天的功課七連峰總算完成,但是我們還在山上捏~接下來就是要想辦法下山找到車子(握拳)。嚮導說回頭原路下這個小坡接鐵道比較好走,往前也可從另一端接鐵道但比較滑,,反正都是要接到阿里山的鐵道繼續走下山,問我們選哪種?
17:57 基於爬山的人大概都不太愛走回頭路,大家就選擇過獨立山頭繼續順著步道走。
18:05 果然步道走一走又會接到鐵軌上,看一下路牌,通常會在交會口不遠處又有接口往下,大致上呈現之字形繞著鐵道走的路線。大家都知道阿里山小火車的鐵道也是之字形,不過人走的之比較小一點,就更是捷徑啦!
這個山徑路口旁有路線圖,研究一下我們到底走到哪了?肚子餓了,還要走多久才能下山吃飯?(飢餓得目露兇光)
18:09 走進來的步道稍微濕滑,但還算清楚好走,路邊有一解說牌:瞭望樟腦寮車站,介紹此處約H700M,可以瞭望樟腦寮部落,樟腦寮名稱由來可以想像就是早期這邊是煉製樟腦的工寮群聚地。但我要說的是,這邊周圍的樹木現在都長高了,站在這解說牌附近怎麼張望,也是看不太到樟腦寮的╮(′~‵〞)╭
18:12 這一段走下來當然又是接到鐵路,看向對面有木板棧道,往木板棧道走去囉!
18:16 一路陡下的木板階梯,我想著如果從樟腦寮爬往獨立山,光看這階梯我就想放棄了。
18:18 咦?階梯出來是接到吊橋,獨立山步道二號橋。旁邊則是平行的鐵道。過吊橋旁邊有繞這個山頭的小路,但是…還要高繞,所以大家都選擇走鐵道鑽進山洞,直接穿過這山頭多好啊~
走在吊橋上望,有一階偕攔砂壩(生態工法?),還有很奇特的牌子,“鳴”~的交通號誌牌?我猜這是提醒火車要鳴笛吧!(其實我本來以為是“嗚”,是跟遊客說要注意火車嗚嗚叫的聲音嗎?後來仔細一看是“鳴”哩!)
18:24 穿過山洞出來,走在鐵道上,黃昏的鐵道山景,不自覺就浪漫起來啊~
18:27 前方鐵道邊出現一些棚子,樟腦寮車站到囉!
樟腦寮車站這邊約H543M,早期這附近都是樟樹,是日據時代的樟腦產地(1930年代是全盛期),現在則在車站邊還有種植幾株樟樹,以呼應這個站名囉!現在這裡則是獨立山步道的入口。
從樟腦寮這個木頭車站的旁邊小路走往左經過民宅,就能通到車行的馬路,奔出去看到車子已經在等我們囉!體貼的司機大哥還準備了冰沙士讓我們涼一下,滿足的喝著沙士搭上車,來去華山休息(夜宿華山的民宿),然後明天還有行程要繼續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