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動時間:2016.11.13
天氣:炎熱的晴天
參加隊伍:三重山岳
路線行程:牡丹車站→燦光寮古道→貂山古道→大牛埔山→庚子寮古道→庚子寮山→庚子寮西南峰→牡丹或雙溪車站
以前只走過貂山古道,何時又多了一條燦光寮古道?抱著好奇的心情,今天繼續跟著章魚哥來一趟古道之旅,今日的古道串聯路線主要是以牡丹這一區的古道為主,這張地圖及圖上螢光黃色的線條,就是我們今日要走的路線。8的上面那個圓是早上走,中午過後則走8的下半部。
7:55 嚮導們在牡丹車站外面解說今日的行程,並說明之前在這區帶大家走的路線,已經去過了幾景,喔喔~我八景還沒收齊耶!以及牡丹車站的獨特之處。
牡丹車站是一個小車站,無人車站,就是沒有售票沒有站務人員(我每次都是假日爬山才來,也沒看到有站務人員過,後來查資料知道平日白天是有售票員的耶!)乘客進出自行刷悠遊卡或一卡通,到底有什麼特別的啊?又回到牡丹車站內一探究竟。從牡丹車站往雙溪方向看過去,是圓弧形...
朝三貂嶺方向看過去,也是彎彎的,原來牡丹站是所謂的扇形設計,因為牡丹站和雙溪站間有個斜坡稱為牡丹坡,舊時列車行駛到這要加掛輔助機才能爬上去,為了解決坡度的問題,鐵路局便以長度換取坡度,增加火車行駛的長度,所以在牡丹站就設計了120度大幅度著轉彎,據說列車行駛過這段,更有火車頭和尾互看的有趣景象。
剛好有火車來,看到火車行駛在此時,由於行駛在半月形鐵軌上,車身些微傾斜,要不是嚮導介紹,來牡丹走了幾次都沒發現這個車站的秘密耶!話說嚮導章魚哥最近似乎走知性路線,上次走屈尺的古道也是介紹岐山巖的一些歷史,我本身是也蠻喜歡這種有的沒的小知識(請原諒我把歷史、文化、宗教說成有的沒的,其實我就是喜歡可以喇賽的各種題材)
站在牡丹車站的階梯下,剛好可以往下看,左邊是老街,但是很短,而且和一般什麼九份老街、內灣老街最大的不同,就是都沒有人...右邊的路比較大條,可以經過牡丹國小,以往大家爬山都是從車站直攻登山口,所以都走右邊,這次章魚哥決定帶大家走老街(反正路很短)
8:10 上廁所的(牡丹車站下面有廁所)、行前介紹的都OK了,大家就出發開始今天牡丹區各古道串連的行程,走在老街的磚路上,左邊圍牆內就是牡丹車站。
8:11 然後路過了一間很突兀的店門口,店雖然沒開,門口擺了很多照片,哭哭哭~這什麼鬼,雖然我從來不看台灣偶像劇(因為我都看動物頻道的你撕我咬血腥影片),大概也猜得出來有在牡丹這邊取景吧!回來查這部戲還有嶺腳瀑布的場景耶~嶺腳也是個沒什麼人迷你小站,能讓遊客們產生到這些村落懷古尋幽的興趣其實也很不錯啦!
8:12 然後...老街這段就沒了(才只有2分鐘啊~我的老街之旅),右轉沿著溪邊走就會接回以前走的直攻貂山古道的馬路
8:16 穿過民宅後過水泥橋,然後左轉就是牡丹國小。其實貂山古道是牡丹區的熱門路線,所以沿途都有指標,因為貂山古道和燦光寮古道的入口一樣,所以沿途看著貂山古道的指標就不會錯了。
8:22 馬路右邊的草地上有一間土地公廟,以前都沒注意到,大概是前往貂山古道要踢3K多的馬路,而且都沒遮蔭很曬,所以我們多半是撐傘低頭猛走吧!
8:39 出現第一個古道叉路,咦?左邊去金字碑古道!以前都是從大粗坑那邊走金字碑,倒是不知道牡丹這邊有連哩!(喔喔~走不完的古道路線了),不過我們今天行程要繼續往前,不要被路上的其他路線所迷惑。
8:47 先經過左邊看到13層露營地的牌子,我們還笑說是營地有13層嗎?再往前走看到13層瀑布,原來是以瀑布命名,然後我們還認真地數了一下,只有10層耶~廣告不實嗎?
8:52 這就不來了嗎?馬路繼續往裡面走,另外3層出現了,補足13層。
9:03 來到叉路口,左邊是貂山古道,直走是燦光寮古道。以前來走貂山時,真的不記得有燦光寮這條,拜託~這麼大條的叉路,不可能忽略。和今天的澇跑隨隊員(她中午就跑了)小珊討論,她說之前她有特別注意,我們走貂山時這個叉路口是圍起來的,而且裡面雜草很高又密,那表示燦光寮古道是這幾年整理好開放的(好唄~我好幾年沒來貂山古道了啊)
今日行程是燦光寮古道上,貂山古道下,所以又會回到這個叉路口,是一個小O形
9:05 進入燦光寮古道後,這附近因為有水源,旁邊有大型的水泥蓄水池,水量充足就溢流出來,所以這段路就很泥濘。
9:07 過溪,先走攔沙壩過去,然後還要再凹回來(有點搞笑的感覺),攔沙壩的水深絕對會淹過腳踝以上,所以我只好認命的脫鞋子,而且得知,下午還要再路過這裡一次!
凹回來後,就可以看到明顯往上爬的山徑。其實這處看來水不深,牡丹平常遊客也很少,我們還在討論夏天適合來這邊玩水,可是要先耐住從火車站走1小時炎熱的馬路過來。
9:21 然後就都走在路蔭裡了,爽爽的,前段是平緩的山徑,偶爾路過一顆大石頭。
9:23 還有木頭及繩索護欄這種高級的配備,果然是觀光級的古道路線。
9:25 經過一間廢棄的房舍,本來以為這是柑阿店遺址,但是又沒看到任何解說牌,
9:34 經過右邊有座小橋(燦光寮古道要繼續往前走),好奇的轉上小橋看看
看相山上的方向,可以看到一幢建築物和一塊板子,推測應該是草山,因為草山我還沒去過啊!燦光寮山頂是沒有板子的。
下方則是潺潺的溪流。
9:42 繼續走燦光寮古道,平坦的日子結束,開始爬坡了,畢竟也是要從牡丹爬到九份山上。
9:48 爬一段陡陡的階梯還是都會給一段比較平緩的路休息一下
9:51 過木板橋和小瀑布,所以水源其實蠻充足的啊
9:52 大概是近年來整理的路線,古道上多鋪設得很好
10:00 看到大家在一處空地休息,原來這才是柑仔店遺址,站在這邊時想,如果古早的柑仔店真的開在這,補貨是不是都要靠人力揹來啊!
旁邊設有解說牌,原來燦光寮古道是清朝時的郵遞古道,燦光寮支線則是清兵巡行的汛塘古道。
清代綠營的編制,依照大小分為營、汛、塘。汛是僅次於營將官的軍營單位,塘是只有士兵駐守的單位,這一區在嘉慶年間設有三爪仔汛、大三貂港口汛、燦光寮塘等,汛和塘之間有道路相通,汛塘兵每5天要會哨一次,這些道路就成為行軍、補給的路線,當然也會帶動聚落的興起(講白話:柑仔店在這賣貨品給阿兵哥就是了),嗯嗯~郵遞古道很好猜,但因為我不懂汛塘是蝦米,就查了一下資料,這裡有完整的這一區塊歷史介紹,超讚的,想更深入了解嘉慶君遊台灣,阿不是啦!是嘉慶年間,淡蘭之間相關的地理和歷史,請看下面更的連結。
http://blog.yam.com/m2755683/article/84858740
10:13 離開已經沒有賣零食的柑仔店,出發往前行
10:20 走一小段狹窄的山腰路後開始又有階梯要往上爬,有時會看到路邊有駁坎之類堆石。
人多時排隊上樓梯又是另一種景觀
10:24 大致上還是維持之字形的上坡路線。對了,走在燦光寮古道時,這條線有很多叉路,有的叉路有官方設的木頭路牌指路,有的則無,我們本來還抱怨既然是觀光級步道,怎麼路牌也沒設完整?(山友們應該都有輕重不一的:看到叉路就很好奇的病)邊走邊研究發現,沒有設路牌的叉路,大概就是後面會相通的(殊途同歸的意思),所以大概因此省掉設路牌
10:30 左邊有一條溪溝,隱約也看到路徑,難道有人喜歡走水路溯上來嗎?我們還是走階梯步道好了,這一處有過小山澗,所以路徑也比較溼滑。
10:38 爬上來走到草皮的路線,也沒樹林了,趕快把傘拿出來撐
10:41 一方面秋冬賞芒在九份山上也是熱門景色,大家開始拍照啦!右轉可通往草山戰備道、地質公園、燦光寮山步道。我們雖然往前走,但其實往前也是可以通到那些地方的,大概就是小繞和大繞的區別。
大家行走的身影,襯托著隨風搖曳的芒草
看向半屏山的方向,更是突顯出整片白色芒花的美景,此時才注意到那塊草地中有個廢棄的紅磚建築哩!
九份不同季節都有美景啊~
特別拍這張,雷霆鋒和茶壺山的深情對望(?)
11:04 沿著寬敞的道路走到本山地質公園,這邊剛好可以完全且無遮蔽的看到基隆山全稜,左邊的深澳岬、八斗子也都很清楚。
雖然看不到,但同一時間,北岳的行程是對面的黃金一稜,所以我們就站在這邊朝著基隆山和東峰比手畫腳,想像北岳的山友們就在我們對面攀爬著。
地質公園這邊是今天最寬闊的場地,又是海天一色美景,一定是要來合照一張。
11:17 再玩下去下午行程會走不完,嚮導提醒大家趕快前進啊~我們拖拖拉拉的總算走來到貂山古道的入口
入口這邊有個小土地廟,我以前從來沒拍過,這次做一下紀錄,雖然小小的廟祠中看起來很熱鬧耶!
11:22 貂山古道要回到牡丹,所以就是陡下,現在也是有設置得很好的樓梯,而且...這樓梯很明顯變寬了吧!以前走明明大概一個人左右的寬度。
沿途可以欣賞芒花外,還有雙溪等附近的山色風光,不過貂山古道最大的問題就是沿途遮蔭不多,很曬,夏天來走保證中暑,所以我們一般都是秋冬才會來,走過去九份可以順便賞芒花
11:36 經過無緣之墓繼續往前(既然無緣,我們就不用多作介紹了)
11:53 總算陡下水泥路回到叉路口,左轉就是早上走的燦光寮古道方向,這一處由於地勢平坦又有水源,我們就在這邊找地方午餐。
12:48 午休結束,要進行下午的行程(還很長),就這樣又來到早上的攔砂壩(默默的坐在岸邊認命脫鞋子),不過這次只要過一回啦!就是涉水過後就往右邊山徑繼續爬了。
12:55 過溪後穿好鞋子走到這個叉路口,左邊再過一次溪就是早上的燦光寮古道主線,右邊直接走上去則是燦光寮古道支線。早上當郵務士,下午要當巡路的阿兵哥了(主線是郵遞古道,支線是汛塘古道)。
路牌有寫清楚通到哪裡去,但這是燦光寮支線的部分,下午要走的庚子寮古道就不在官方路標的關照範圍了。
12:59 一開始就很陡,古時候巡路的阿兵哥真辛苦啊~
13:08 一開始的路段比較狹窄,路跡也不是很清楚,不過還能辨識也有一些布條可參考
13:17 爬上來到一個小山頭,這邊有官方設立的路牌,顯示支線一直走會連到燦光寮古道主線(又接回到柑仔店遺址),旁邊的樹上也有指示更多方向的藍天路牌,我們先繼續走燦光寮支線
13:18 走過一處平坦的樹林間草地,這邊再往上就是分叉點了。
13:22 小坡爬上來後出現叉路,這處也是官方設立路牌最後的位置,往左邊是續走燦光寮支線(會連到主線),往前則是去大牛埔山
13:33 路跡頗清楚,順著路徑走,往左上爬坡後上稜線
13:46 順著稜線往上爬,就到了大牛埔山,H445M,礦物課基石(No.410),在芒草竹林間沒有展望。
13:48 順著路徑往前走會通過一片稀疏的細竹林,而且隱約可看到前方有鐵塔。
13:49 走到電塔下方,八堵-澳底線051
13:50 這個電塔的底部是一個斜坡,所以我們就走在電塔正下方的斜坡穿越電塔後
穿過電塔底部馬上左轉可以看到布條和路徑
13:55 過小溪流(喔喔~不用脫鞋子就是爽)
14:00 順著山徑走來出來到一片草地,前面有水泥路,出水泥路後要右轉
嚮導都有安排人在轉折的路口等我們,告知方向。順著水泥路走
經過一處水池,在水池對面有叉路往庚子寮古道。我只是好奇真的有人在這個水池釣魚嗎?
右邊走入草坡的叉路往燦光寮6號民宅,也是庚子寮古道的方向。不過水泥路的叉路口繼續往前,可以去看古厝(燦光寮12號),利用大家休息的時間,就走去古厝
14:03 這就是燦光寮12號,下層的石塊有用水泥填縫隙,上層就是純粹土角厝了。
14:06 聽到領隊呼喚要出發了,趕快從12號民宅走回叉路口
14:11 細沙土路走一小段後,就要左叉進去草地裡。
14:13 走進周圍都是芒花的田中小路,不要只是看天空很美,要看腳下...
14:17 這片田中的路徑就是泥巴,走到底要左轉爬上去,更是被大家踩得稀巴爛
救...命...喔...這裡會倒退嚕啦,旁邊脆弱的小草快被我們借力拔光了,嚕下去我就雙腳都陷在泥巴裡耶!努力地穩住下盤往上抓
14:21 在雜木林裡穿梭,路徑比較不明顯,經過竹叢後,順著路徑走,來到樹林間要右轉
14:22 爬上大石頭砌成的...堤岸(?)
14:26 爬上來後順著樹林裡的路徑走,要陡下個小落差過小溪
14:29 穿過竹林來到多方交會的路口,旁邊的樹上掛有藍天路牌,往前為燦光寮6號,右轉可以去牡丹車站,我們往前走。
14:30 下來經過一個水池
14:32 走水池邊的路順著路出來就看到很大間的民宅
燦光寮6號,民宅門口有個很大的水池
14:35 在水池邊小歇等大家都到齊,要走水池旁的田邊路接庚子寮古道
站在這個田邊小路剛好是高點,旁邊是梯形的水池(種筊白筍?)遠處則是這一區的山谷和山巒。
14:38 從人家田前面的路走過(還聽到下方有豬發出的恐恐聲,山友探頭看說水田旁邊有個小豬舍),要過木板橋
應該是農家民宅自製的木板橋,因為板子薄,走起來飄飄的。
14:44 路徑還蠻清楚,不愧是古道,居然有石板階梯往下走
14:48 進入樹林後,雜草長得多,路徑有稍微被遮掩,但是還算清楚,走到又是一段爛泥路。
14:50 經過一叢竹子
看到樹林中有廢棄的古厝
14:52 欣賞過古厝後,爬一個有點滑的陡坡
15:01 繼續在雜木林小徑中上下穿梭,隊友停在前方兩個竹從中間的路徑
15:02 穿過竹叢後,原來旁邊的地上就是基點。
庚子寮山,H315M,礦物課基點(No.408),旁邊的樹上掛有庚子寮西南峰的方向路牌。
15:07 往西南峰的路徑很清楚。
15:07 順著山徑左轉
15:10 然後就在路邊(右邊),很不起眼的,可能會不小心路過的路邊,西南峰到了。
庚子寮山西南峰,H310M,礦物課基點(No.860)
15:11 離開庚子寮西南峰後是平緩的山徑,右邊多是竹子,路徑也還算寬敞
15:24 山徑還蠻清楚,順著山徑走,有時要鑽過個倒木
15:34 遇到障礙物就是選擇鑽過或從旁邊繞過,就可以接回山徑
15:36 最後鑽出茂密的竹子後,就看到下方民宅
民宅也是古厝的建築方式(石笋23號),門口有位阿嬤還問我們從哪裡走過來的。
15:38 民宅算是路底,所以從路底的水泥路走出來,接到柏油路,這條是石筍產道,左轉走在產道上。
15:46 一直順著產道走,經過別墅民宅,左邊是溪流,有些山友就下到溪邊洗手、洗鞋子
15:54 繼續走石笋產道,左邊經過一大片芒花
15:57 經過路邊的檳榔園風景後,路邊有座石笋福德祠
16:00 路越來越大條,過石笋大橋後,來到102道,右邊是牡丹里石筍路,也就是走回牡丹車站,這樣就連成一個完整的8字形。左邊則是往雙溪車站,兩邊的路程其實差不多,嚮導站在叉路口指路,讓大家自行選擇。考量雙溪站的火車班次比較多,我往雙溪走。(其實是我聽錯嚮導的說明,往牡丹車站才會路過聖南寺,我想看雙溪八景啊~)
16:17 我們查了火車時刻表,所以有點趕路的走在102上,17分鐘走到是市區,看到雙溪衛生所的牌子左轉
16:19 轉進來順著路走就看到雙溪火車站囉!
今天的路線,從牡丹車站走燦光寮古道上九份,走貂山古道回到牡丹,再轉燦光寮支線及庚子寮古道,不過因為最後跑去雙溪車站搭車而非回到牡丹,所以沒有畫成完整的8。整個行程的距離大約19.8KM
在雙溪車站換好衣服等車時,又默默的在數,雙溪八景(南天花苑、蝠山遠眺、苕谷瀑布、蘭溪消夏、貂山春色、聖寺鐘聲、嶺頭觀日、虎豹清潭)還缺幾個(因為我有收集病),而且貂山其實都不是春天來,反正有到就算啦!
蝠山遠眺、苕谷瀑布:
http://protozoa.pixnet.net/blog/post/42382315
虎豹清潭:
http://protozoa.pixnet.net/blog/post/44013025
http://protozoa.pixnet.net/blog/post/40321672
貂山古道(原來上次是2012來的啊~):
http://protozoa.pixnet.net/blog/post/3039977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