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動時間:2018.10.07~13
天氣:不好說,不好說...
參加隊伍:山野樂活
路線行程:
Day1:火車(台北-玉里)→玉里車站→向陽工作站→向陽山屋
Day2:向陽山屋→向陽名樹→向陽山→嘉明湖小屋(午餐)→三叉山→嘉明湖→拉庫音溪山屋
Day3:拉庫音溪山屋→南雙頭山(H3356M)→雲峰叉路登山口(午餐)→雲峰(H3564M,原路來回)→轆轆谷山屋
Day4:轆轆谷山屋→轆轆山(原路來回)→塔芬池(午餐)→塔芬山→塔芬谷山屋
Day5:塔芬谷山屋→達芬尖(原路來回)→南大水窟山→大水窟山屋
Day6:大水窟山屋→大水窟山→秀姑坪→秀姑巒山(原路來回)→白洋金礦山屋(午餐)→中央金礦山屋
Day7:中央金礦山屋→八通關山→八通關山西峰→觀高坪(午餐)→乙女瀑布→雲龍瀑布→吃愛玉→東埔停車場→洗澡吃慶功宴後回臺北
Day3:拉庫音溪山屋→南雙頭山(H3356M)→雲峰叉路登山口(午餐)→雲峰(H3564M,原路來回)→轆轆谷山屋
第三天是南二段行程的重頭戲,算起來第三天要走的時間也是最長的,之前看了一些介紹,如果掉山頭,常常也是掉雲峰,因為它有遠,有的人太累就會放棄。
4:00 我們大約是4點整裝好戴上頭燈,從拉庫音溪山屋出發,一開始先過溪,然後爬箭竹陡坡往上,起初是走在一邊山壁一邊山坡的箭竹林上坡,爬啊爬的就進入了草坡
5:39 雖然黑黑的,但也知道走上來到寬闊的草原,天光微微透出,順道等個日出吧!不過這片草原空曠,風大很冷
5:43 在大草坡的左側有一塊三角形大岩塊,我們到岩塊旁避風穿外套,等太陽出來,對了,大岩石這邊有訊號(後來發現整個南二段行程,有訊號的地方實在頗少),大家就拿出手機噹噹。
5:55 日出的光芒從東邊山頭躍出
5:57 整片金色的草原,身體也暖了起來
5:57 整裝好出發繼續前進,視線清楚了才發現路邊有一塊路牌,三叉山6.1,大水窟27.0,沿途的木頭路牌,都是用大水窟當里程計數
太陽在我們的背後,大家往前走時,發現整排隊伍拉得長長的影子,剛好可以排一排耶
6:12 邊走邊比手畫腳玩影子遊戲
6:19 往南雙頭山的路程,就是上上下下走著箭竹草坡的丘陵,基本上只有一條很清晰的路,太陽出來照得大家身體暖暖的。往上爬這個比較高的假山頭...
6:30 立在稜線上的路牌,南雙頭山距離500公尺
起伏不大的草原,只是不知道哪一個是南雙頭山
稜線上有2棵樹在對話(這上面都禿禿的,只有這2棵樹耶),稱為南雙頭山應該就是有兩座山
6:55 就這樣走來到一處空曠平坦的山頂,視野很好,此處就是南雙頭山了(就是走在南二段的路上就會路過)。站在南雙頭山時,領隊指著這方說:那就是玉山(咦?)
南雙頭山,H3356M,有立一個不鏽鋼的空心柱子,南二段的路程上會路過,這裡視野超棒,是360度超廣角
站在南雙頭山的一部分視野,左邊那一大塊就是我們今天的重點:雲峰
7:19 拍完南雙頭山的照片,在山頂要轉下去,也就是下坡~再爬上坡,站在路口朝下方看時,覺得要下降不少哩
走在往下陡坡,看到下方平坦處有綠綠的水池,邊往下陡坡邊想,會不會從水池邊經過啊?想看看水池的近照,被綠綠的包圍很可愛啊~
7:47 果然下到草原的路上,會從水池附近路過,不過這個看天池也是要看老天賞不賞水
8:01 好走的草原路過後,要走一段岩石稜線和過岩石的邊坡
8:56 岩石邊坡踏點還算好找,而且已有前人架繩,岩石踏起來也不會滑(雨天不知道是否會滑),邊拉繩抱著石頭就可安然渡過
9:14 繼續走在箭竹和岩石的往上稜線路,經過大水窟23.0K的木牌
9:18 經過一處寬敞還算平坦的凹地,看起來就很像營地
旁邊立有牌子:雲峰下三叉營地
9:28 越過箭竹草坡後,下來到一片樹林,在倒木及樹幹上長著青苔,這一段景觀就帶有中級山的味道
9:41 看到不遠處有崩壁,據說這是以前走來雲峰的路?
9:43 前方的樹幹上有路牌,三叉路口要到囉!
9:44 爬上來是一處小平台,這裡就是往雲峰及去轆轆山屋的叉路。上小平台後往左是去雲峰的路。雲峰來回要3~4小時,所以要先吃中餐...嗯~9點多吃中飯也是可以啦!反正爬高山我的生理時鐘就會亂七八糟(吐槽:其實在平地的日常生活,你作息也是亂七八糟啊!)這個中午我很懶,就吃乾燥飯,日本尾西的乾燥飯蠻好吃的,而且雲峰比較累,我就選豪華的松茸口味。同行的山友大哥教我,早上要出發時,先把熱水灌進去乾燥飯,夾鏈袋密封好,等到中午就可以吃囉!不用等。果然這樣執行起來很省時間,不過尾西的乾燥飯量有點多,一餐吃不完,這一包乾燥飯我爬完雲峰回來還繼續吃,下午走累時又當行動糧,從熱飯吃到冷飯才嗑完...(山友大哥又教我可以打開時分裝成兩包,這樣就能吃兩餐)
10:25 吃完中餐(?)收拾好小背包,出發往雲峰走,據領隊說,雲峰顧名思義就是很多雲,所以他雖然去了好幾次,都是白白的...
10:30 走在稜線的上坡,多踏在裸露石頭上,本來以為是這條岩石稜線一直往上走
10:36 其實是要從岩石左側沿著岩壁過去後,順著路徑左轉
10:38 轉過來後回望,嗯~原來自己就是這樣沿著岩壁過來的啊~其實走起來不會很恐怖,踏點蠻清楚,小心一點就可以過來了
10:39 繼續往前走再回望,這樣看就驚險啦!哈哈~
10:47 接下來路徑都蠻清楚,橫過岩壁坡或是順著山腰的箭竹中一條明顯的路徑走
11:00 果然起霧了啦!周圍開始霧氣瀰漫
11:36 要上下幾個假山頭,爬過小岩壁地形
11:58 大石塊陡坡往上爬,想著這顆難道又是假山頭?(果然是啦)
12:10 走在白茫茫的箭竹草原,越走越沒勁,主要是心情,嗚嗚~白白的上山頂後什麼都看不到啦!
12:21 雲峰,H3564M,二等三角點(No.1684)山頂有一塊裸露的空地,看起來四周都沒有樹木擋住,可是白霧瀰漫,不知道展望到底是什麼,某個角度手機有微弱網路訊號。基本上雲峰是南二段行程中,最容易漏掉的山頭,既然大家都到達了,即使整面白牆,也是要用力拍照,畢竟不知何時才會再訪了。
12:35 玩了10分鐘,突然上頭雲層被吹開,出現一片藍天!機會難得,大家趕緊抓住短暫的藍天機會,拍幾張有藍天的山頂照啦!
12:39 離開雲峰山頂,出發回走往三叉路口。
13:04 剛才一路行來我好像失憶了,不知為何對雲峰路徑上的路況記憶薄弱,想著:咦?我有爬過這處岩峰嗎?
13:54 爬過驚險的岩壁,走在岩石稜線上,往下看就能看到彩色的背包們散置在箭竹中,大家都有盡量藏在箭竹叢下再蓋起來,免得下雨背包就都溼掉了。休息個20多分,我拿出午餐沒吃完的乾燥飯繼續努力
14:18 重新大背包上肩,往三叉路的另一側是去轆轆山屋的路徑。
14:20 乾溪溝往下走,沿途路邊是覆蓋青苔的岩石及大松樹
14:25 順著山徑走一小段,轉個頭看到那片崩壁
14:39 經過大水窟22.0的牌子,嗯~跟雲峰下三叉營地附近的牌子相比,我們靠近了1公里...
14:49 走在山腰的箭竹草坡中,常常會有一叢叢的小紅花點綴,顏色看起來比較不單調
14:53 穿過一處碎石塊坡,前方路邊兩棵松樹算是路標吧
15:19 進入樹林之中,接下來都在樹林內行走,腳上踩的是柔軟的松針路面
15:52 走在平緩的森林哩,出現了山豬洗泥巴浴的地方,泥巴中還有些看起來有點像蹄印的洞
15:54 繼續往前走,草地邊有處小水潭,至少不像剛才都是泥巴,這個水潭看起來就很清幽
16:37 經過大水窟20.0的牌子後,就出樹林走稜線路向上,大概走了半小時爬緩坡,覺得累,怎麼還沒到?據說這個坡爬上去後就是越嶺點,可以看到山谷間的轆轆山屋,不過看到離走到還有一段距離,因為路徑是以環繞山谷的方式前進山屋。先原地坐下來休息,補點糧草
16:49 再出發啦~不想摸黑,出發往前走沒幾步就看到大水窟19.0的牌子。給自己打氣,爬上這個坡後就比較輕鬆了
17:01 爬到高點,算是越嶺點吧!反正一片白茫茫,順著路徑走在箭竹坡的山腰,起伏不大
17:30 抬頭看到轆轆山1.8K的路牌,地上則是大水窟18.0的牌子,在一片迷濛中,我們看到下方的紅色小屋,耶耶~終於到轆轆谷山屋了。至於之前領隊所述看到離走到還要30分鐘以上的情形沒發生在我們身上,原因是越嶺過來應該要能看到山屋時,整個山谷都霧氣,能見度很差,我們根本看不到山屋,一直到我們要走到它面前了,才有所謂的看到啊~所以我們的看到和走到只花2分鐘,完全就是不期不待,不受傷害的狀況。
轆轆谷山屋,有門牌喔,梅山巷120號。轆轆谷山屋沒有活水源,要依靠山屋旁的儲水塔,我們入住時水況不好,一開始水塔的水龍頭轉開沒水,爬上去打開來看發現水位頗低,而且似乎有葉子樹枝或什麼卡住水管,導致水出不來,本來要派人進入水塔用舀水的方式取水,後來某位山友大哥想辦法把水龍頭端疏通後,水就可流出了,但因水量不多,大家也是都很省著用。
然後一群肚子餓的人,看著門牌號碼,打開手機看有無訊號,笑著說要叫麥當勞歡樂送啦!(嗯~沒有訊號,不能點餐了)
南二段七日行,三叉山與向陽山
http://protozoa.pixnet.net/blog/post/4659913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