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動時間:2016.04.24
天氣:中午小雨濕滑,傍晚起霧變冷
參加隊伍:法大團
行程路線:虎豹潭→虎豹潭古道→山腰古道→三方向山(H620M)→平緩造林路→樓仔厝古道→虎豹潭
虎豹潭周遭的古道眾多,而且我一直念念不忘好吃的香菇啊~因為我有一種路線拼圖的習慣,對於相同的山頭,如果有不同路線我就會好奇的想看看要怎麼連,所以這次有機會就再來虎豹潭繼續研究附近的古道。
8:24 抵達虎豹潭停車場,果然法大團都是人氣很旺的,停車場幾乎被我們佔滿了。
虎豹潭步道入口旁的土地公
8:50 大家集合結束,進入虎豹潭古道
8:54 這次還是採用虎豹潭步道進,樓仔厝步道出的方式,所以先過溪
8:58 過溪後左轉順著步道走,左下到溪邊有座百年土地公,這次有時間先下西邊去看土地公(有一種在收集雙溪土地公的興奮感)
階梯走下去就可以看到小小的土地公廟
嗯嗯~廟裡是一塊石頭,果然是很古早味的土地公廟型式。
9:01 大家看完土地公廟,回來繼續往上走虎豹潭古道
前一陣子有大風大雨,所以有些樹木被吹倒了,和去年來時相比,出現了一些障礙物。
9:17 路過路邊另一座土地公廟
裡面坐的是迷你版的土地公神像。
這邊的古道因為綠蔭多,走起來就是很顧眼睛。
9:23 來到水潭邊,今天天空陰陰的,水潭倒影就沒那麼綠,看起來有點濁濁的
9:25 穿過竹林,過懷舊的石橋
9:26 發現旁邊的樹上掛了個有應公的藍天路牌,去年沒看到耶!這個牌子是2016.4月製作,果然是很新的路牌,低頭往樹下看
一塊很簡單的石板,原來這就是石棚有應公。
9:36 走在古道上,有處地方剛好可以看向山谷對面,清楚的看到一間紅牆壁的房子,這間就是下午我們要走的樓仔厝古道。
9:43 叉路,右上應該是可往竹子山古道、橫山等,我們直走
藍天隊剛整理好新路牌,所以路標都很清楚。
9:52 走虎豹潭古道就會經過多座這種古早很有風味的石橋
9:53 爬上梯田,此時我們看到一位阿姐手上提了一大袋香菇對我們反向走來,大家都很興奮啊!(心中默念:香菇!香菇!)
左邊的橋是往樓仔厝古道,也就是下午我們要走的方向,現在先爬上梯田往山腰古道。
9:58 天空開始飄雨,左邊轉過去就是大平21號,也就是賣香菇的農家,不過法大說我們下午路過再來買香菇,已經有先打電話預訂了,現在趕行程,先前往山腰古道。所以就右轉繞著這片田,走向山腰古道。
繞著田走上來,看到香菇農家的全景。
10:05 山腰古道右邊就是沿溪而行,山徑有比較狹窄些
10:14 走下面(我站在這叉路口時有疑惑上面是通到哪?)
10:20 踏過兩根木頭搭起來的便橋
10:45 走大岩石靠岸邊的縫,因下雨的緣故,石頭會比較滑
10:53 沿溪邊走,看到竹子上掛有路牌,只是要過溪,但路徑經過倒竹倒木遮蔽而不清楚,正在研究要怎麼走
再往前走有過溪點
古道上面也有座土地公
11:00 過溪,雖然都有石頭當踏點,但因為天雨路滑,不小心滑腳也是會濕鞋
上岸後發現,就算剛剛過溪鞋子沒濕,現在也要踩深深的爛泥
整片草地下面暗藏玄機,邊走都邊聽到鞋子從泥巴裡拔起來又踩下去的噗嘰聲
11:04 叉路,右上的階梯往大平10號(或說是30號),左邊則往三方向山的水路。
11:05 再往前也沒有適合的地點午餐,我們轉過來後就在橋的兩側找地方休息(續行的路是不用過這座石橋),而且橋下也有水源。
從橋下拍往過橋的行人,但是橋下空間有限,一直無法找到適合的地點拍全景。雨勢有點變大,撐著傘吃飯就懶得煮了,不然麵越煮越大鍋也是麻煩,把乾糧和水果拿出來吃一吃。
11:56 吃飽後大家整裝準備出發,也就是走水路去三方向山
步道是沿著溪邊走,下過雨後部分路段就更顯得泥濘和濕滑些。
12:19 要過溪(反正虎豹潭這一區的路線,都注定要過很多次很多次的溪,過到我都懶得數),大家停在溪中間的石頭拍照?
12:20 原來是經過小瀑布,這在路牌上標示為:合流瀑布
經過瀑布後,爬上一個小落差右轉,這邊可以看到路牌,我們要往三方向山前進
12:26 順著步道走會經過一小處茅草區
12:32 經過一處泥巴沼澤,可以看到大家都努力沿著旁邊走。其實看到我這穿登山鞋的眼裡,心想你們這些穿雨鞋的避什麼避啊?
但當我走在旁邊靠草堆之處,卻也免不了鞋子陷進去一半,而且突然一個重心不穩!!!我就哭倒在露濕台階,哦~不是啦!撲倒在泥巴中,為避免全身糊在泥巴裡,我當然是單手撐住,然後驚恐的看著自己的手越來越短!嗯嗯~我深刻地體會到了陷入流沙的感覺,幸好還有登山杖支撐另一端,努力把手從泥巴裡拔出來...
12:40 經過剛才泥巴沼澤的洗禮,過溪時順便可以把鞋子漂一漂(抖抖泥巴)
12:42 又過溪回去另一岸,過溪前的樹上有路牌(牌子上寫三方向山約60~70分)
12:51 沿著溪邊的山徑走一小段後,又要過溪了
所以才稱為是三方向山水路啊~
12:54 從倒掉的這棵樹木旁繞過,此時溪在左側
12:58 然後就一直很靠近溪邊,根本就是踏著溪邊的石頭往前走
回頭拍,如果是好天氣,其實這一段綠蔭流水很美,走起來頗享受
13:10 溪流有變窄一些,過到對面可以看到布條
13:12 開始往上爬,一開始就是有點陡的土坡
13:26 山徑不寬,但路跡算還蠻清楚的。
13:28 不過有些路段有點滑,不過因為路不寬,就可以拉著旁邊的樹幹或樹枝輔助爬上去。
13:32 上來到不太顯眼的一處小平地,這是叉路口,右邊往三方向山原路來回,左邊下去往大平28號,所以我們先去三方向山再回來這個路口。
13:36 一開始轉往三方向山的山徑起伏不大,不過路窄且障礙路不少,在努力跨過這棵倒木後,才發現可以從右下方繞過。
13:42 從樹林中出來到箭竹區,繼續往上爬就是芒草區
13:44 今天視野還不錯,爬上來可以看到龜山島
13:48 三方向山,H620M,三等三角點(No.1126),視野還算遼闊,但山頂腹地有點小,匆匆拍完照,趕快往下走,讓出地方給後面來的山友。
14:00 回到三叉路口,等所有的隊友都爬三方向山回來。
14:07 出發往大平28號方向
14:34 順著山徑走,前一段起伏不大,山徑雖窄但還算清楚
14:49 過一段小小的陡下坡後,上上下下的路段
經過一處竹林山腰路後陡下一小段比較滑的泥土路。
15:13 來到一小處平台,這邊要左下轉
15:17 過溪
15:21 經過一處小平坦的草地後爬上窄窄的石階
圓葉雞屎樹
15:27 往下過一個小坳處後,爬上去走過一個很簡陋的便橋
15:27 爬出來是產業道路,左轉就會經過農家
15:34 等到大家都走出步道抵達產業道路後,左轉順著路走隨即經過大平28號的門口
15:37 繼續走過一段水泥地橋(?)
15:40 來到一小處平緩寬敞的路,左轉下去往芊蓁坑(這是上次爬出來的路徑),直走順著寬敞的土路則是通往造林路。
15:42 下一個小鞍部後往上爬
15:45 路又大又寬敞
15:45 爬出來是水泥路,左轉走水泥路
15:47 水泥路往下走一小段來到轉彎處,不轉彎直接走入土路中
15:50 這就是造林路,走起來又大又舒服
15:57 基本上是平緩的路徑
16:04 來到大平山的登山口,左下則是走芊蓁坑古道,所以走造林路的路程會比芊蓁坑短。
16:08 因為時間的關係,決定不上大平山了(沒關係,我上次爬過了,哈哈!)往前直走去買香菇啦!
16:13 路過一處堆滿要種香菇的木頭,這裡右邊有寬敞的叉路,但記得要直走(後方有山友在此處轉錯)
經過椴木堆往前直走
16:17 過清淺小溪和經過整排種香菇的農田
16:19 從民宅的屋後走出來
民宅後方出來後,順著水泥路往前走
16:21 嗯嗯~發現有山友掉了(就是剛剛香菇木頭的叉路口有轉錯),在這路口等大家到齊
16:39 往前繼續走,會從前面鐵皮屋右邊的小路走進去
19:40 走進來就是整排種香菇農場
木頭上可以看到生長出來一朵朵的香菇,不過這個還沒長大,因為大朵的已經被採摘要讓我們收購啦!哈哈~
剛好遇到採香菇的農家,順著山徑走出來,就是早上路過的大平21-1的屋後,也就是我們習慣稱的香菇農家。
大家轉進去買香菇囉!大朵的新鮮生香菇和烘乾的香菇都有
旁邊是同一戶人家的舊房子
17:08 滿載而歸,離開香菇農家(大平21-1號),從農家門口出來右轉
17:11 梯田下來右轉,過樓仔二號橋。阿福手拿著餅乾給路過的山友補充能量喔!
17:15 順著樓仔厝古道的山徑走,經過白色那間鐵皮屋後左轉,沿著田邊走
17:17 走石板過大水溝(?)
17:19 走出來到紅色鐵皮屋的樓仔厝(大平22、24號),穿過房子中的大廣場,從旁邊小路走(水塔旁小路)
小路在水塔旁
17:23 走出來路就清楚啦!雖然偶爾會路過一些農田
17:29 爬上一段小石階後進入林子裡
17:37 來到竹林區
17:40 走竹林和石牆中的小路(石牆內是一處大墳墓)
17:48 順著樓仔厝古道走出來,就回到虎豹潭的水潭邊,大家洗洗沾滿泥巴的鞋子,回到停車場,乘客認養車主,圓滿的結束今日虎豹潭古道行程。
戰利品:一大包乾香菇(生香菇已經被吃進肚子裡了),媽媽大人很滿意這包乾香菇,捲回家包粽子了。
這一天虎豹潭古道的路線。
上一次走的虎豹潭古道,走芊蓁坑古道與登大平山:
http://protozoa.pixnet.net/blog/post/4032167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