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活動時間:2016.08.14

天氣:晴,而且很熱

參加隊伍:小白

路線行程:暖暖車站→公車暖東峽谷消墾嶺古道→內西勢坑古道→西勢水庫暖西國小(搭公車回七堵)

 

暖東峽谷位於基隆市暖暖區東勢坑,和十分寮隔一座山,因受到東勢溪的溪水沖蝕,溪流兩側坡度陡峭,水流湍急下切力強,經過長期的侵蝕作用,從上游火燒寮一直延伸下來都是峭壁溪谷,而且受到東北季風的影響,這一區雨量高,植物生長很茂密。

暖東峽谷的消墾嶺古道是我還蠻想走的路線,但是因為交通不便,公車班次少,而且火車班次和從暖暖車站進暖東峽谷的公車時間很難搭配,這一日小白隊的行程,因為人數夠多,直接委請基隆公車處派一輛公車載我們進暖東峽谷。

之前在看紀錄時,比較常看到消腱嶺古道,原來這條路是早期從暖暖要去暖東峽谷到嶺腳寮和十分的越嶺古道。先民們挑著竹筍和茶葉到暖暖販售,再買米和日常用品回家,回程時因為早到這處路程陡坡不斷,十分疲累連“腱”都消下去,所以稱為消腱(腱的台語一說為胃,一說為腎)。然後不知道為何路牌寫成消墾嶺,比較新的紀錄可能參考路牌,也是用消墾嶺的寫法了。

8:48 公車抵達暖東峽谷門口,放大家下車,大門右邊就有洗手間,暖東峽谷之前休園一陣子整修步道,現在已經重新開放,而且不用門票喔!

DSC05028.JPG

 

8:57 現在園區內步道整修完畢,分為一般級路線(藍色)、健腳級路線(黃色)、挑戰級路線(紅色),但是我站在這張地圖前面看了一下,覺得有點難懂,雖然畫了不同顏色的路線,但是圖中沒有周圍的路標或告示牌等,而是陳列步道圖示說明,我走完今天的行程後回來看這張地圖,還是很莫宰羊。特別提醒:這張地圖路線很簡略(可以說沒參考價值不大),暖東峽谷的登山路徑叉路多且路線繁雜,請要走這邊的山友,最好能有完整的地圖或航跡輔助,以免迷路。

DSC05034.JPG

 

8:59 進園區內後左轉順著柏油路走,再左轉過拱橋,不知道那幾根大柱子的功能是什麼?

DSC05037.JPG

 

9:02 過橋後右轉沿著步道走,路過地圖中導五說明牌的位置

DSC05042.JPG

 

9:06 來到看友滑瀑的牌子,左上是石階步道,就是通往消墾嶺古道。所謂的滑瀑就是往前直接踏下去

DSC05047.JPG

 

看到一大片斜坡石壁,中間的涓涓細流就是滑瀑,不要冤枉他,其實是因為現在水量不多啦!我之前剛好看到MIT臺灣誌介紹暖東峽谷,畫面中水量多時,整片瀑布還是很有滑感的(所謂滑感就是看起來像瀑布從斜坡上滑下來的畫面)。

DSC05049.JPG

 

9:12 看完滑瀑走回來步道後就是左轉爬階梯上去,出來到主線步道,只是我從圍起來的白色布條跨出來時,有種從禁區跑出來的感覺。這就是我覺得園區內路線和指標很亂的原因,究竟要不要給遊客走,圍也沒圍完整,相關資訊很不足。

DSC05053.JPG

 

9:17 繼續順著主步道往前走後,就看到這塊牌子,意思是我們接下來走的路線,是沒在園區規劃路線裡的,難怪我核對一開始那張路線圖根本對不起來,原來我走的路不在地圖上啊~

DSC05056.JPG

 

喵的!都是平緩的山腰路,為什麼沒有納入園區規劃路線呢?好歹可以去看個土地公吧!(因為本人喜歡古道和收集古道上的土地公)

DSC05057.JPG

 

9:30 抵達竹子叢區,左邊可以看到藍天路牌寫“古早厝地”,消墾嶺古道則是往前繼續走,先上去看一下厝地。

DSC05068.JPG

 

古早厝地,可以看到還留有一間石頭砌成的圍牆,不過大都被植物包起來了

DSC05071.JPG

 

9:34 繼續走在山路上,出現叉路,這條古道大部分的叉路都有藍天路牌,所以方向指示蠻清楚的。右邊通往東勢大崙(60分),左邊往中窯尖(140分),我們走左邊中窯尖方向。

DSC05076.JPG

 

9:55 爬一段泥土的上坡路後,下到溪邊沿溪邊走,再過溪到對面樹林可以看到樹上綁著布條和路徑(因為在溪邊這邊找了一下路跡)

DSC05087.JPG

 

10:01 左邊出現土地公廟,消墾嶺土地公,既然是古道,路邊出現土地公也是很合理的。

DSC05092.JPG

 

10:04 非常漂亮的綠色叢林,走一小段陡上坡後

DSC05096.JPG

 

10:16 地上出現了領隊用粉筆寫字的石頭。

DSC05098.JPG

 

這裡有一大片平整的空地,應是早期住在古道上的人家,所以這一大片也是古早厝地,這一段算是消墾嶺古道的路線。那雙溪口呢?為何稱為雙溪口

DSC05100.JPG

 

在這片厝地的邊緣,是兩條小溪交會處,難怪稱為雙溪口。隊伍在這邊分為兩隊,想輕鬆活動的人就在這處大草地活動野餐泡茶,再原路折返,想走全程的則繼續往前。

DSC05104.JPG

 

10:33 休息夠了,經過雙溪口繼續順著山徑往前走,路徑很清楚,就是要爬坡

DSC05106.JPG

 

10:50 走上來一個小平地,這邊是叉路口

DSC05110.JPG

 

古道常常路線複雜,因為可以通往很多地方,左上邊的山徑往中窯尖,右邊可往東勢大崙,直走(就是我們走的路)則可往內西勢坑古道和姜子寮山

DSC05114.JPG

 

11:00 剛剛那個四方叉路的小平地類似越嶺點,因為之後就是往下走

DSC05118.JPG

 

11:08 走來到另一處小空地,左邊還是通往中寮尖,前行往內西勢坑古道

11:17 開始都是陡下坡

DSC05123.JPG

 

11:30 繼續在雜木林中陡下,因為當天蠻乾爽的,路徑雖陡但不會滑

DSC05131.JPG

 

11:41 走到一處平緩的樹林間小空地,前方有小溪活水源,在這處午餐

DSC05134.JPG

 

邊吃飯邊玩毛毛蟲,黃黑相間的長斑擬燈蛾的幼蟲,這塊地周圍很多,吃飯時間不斷湧出。我是不怕毛毛蟲,但是怕不小心屁股坐到牠,噗疵一聲爆漿。

DSC05135.JPG

 

12:39 中午休息結束,過小溪(就是吃飯時煮食的活水源)後前進

DSC05141.JPG

 

12:45 欸~是石階耶!不愧是古道,出現鋪設得漂漂亮亮的石階路,接下來也是下坡的路程

DSC05142.JPG

 

12:53 過小溪後走一段平緩山徑,到竹叢陡下路段

DSC05146.JPG

 

13:15 一直陡下到溪邊,要過溪

DSC05151.JPG  

 

13:17 經過頭上長很多葉子的大石頭

DSC05154.JPG

 

13:27 走一段平緩的山腰路,來到考題:平衡木項目,看了一下真的只能踩這根圓木頭過去,但幸好旁邊已有前人架繩,可拉著作為助力

DSC05159.JPG

 

13:29 來到溪邊,要過溪,之後的路徑會有多處沿著溪邊走或過溪點

DSC05162.JPG

 

13:33 爬上一顆長滿青苔的大石頭,因為前方塞車了,不急著趕路,我就踏踏看這塊石頭滑不滑,建議還是從石頭頂端橫越過去

DSC05164.JPG

 

旁邊就是碧綠的水潭。為什麼到這裡會塞車呢?原來是前面要一個接一個慢慢鑽洞過去

DSC05170.JPG

 

13:38 考題:鑽洞項目,狗洞沒很大,背包要先送過去,不然會卡住,形成頭過身不過的好笑畫面。

DSC05171.JPG

 

鑽過來風景就美啦!前方是一大塊平整的河邊地,往回看則是小小的瀑布

DSC05174.JPG

 

13:40 因為有山友落後蠻遠的,我們決定在這塊山中秘境泡茶玩水,反正今天不缺水,要喝茶喝咖啡都可以喝到飽。

DSC05177.JPG

 

淡黃蝶飛來停在葉子上

DSC05185.JPG

 

14:26 下午茶玩很久了,再喝下去變成要尿尿造成水源污染,趕快收拾好繼續前進,此時溪流在左手邊。

14:33 沿著溪邊山徑走一小段後,再過溪

DSC05192.JPG

 

14:35 開始進入爬大石頭的路段,這邊雖然有綁布條,石頭上也有做記號,但我們探一探覺得前面過溪不好走,還是從這邊直接轉右,爬過大石頭到對面

DSC05197.JPG

 

14:41 爬上長滿青苔的大石,旁邊有樹幹可以拉,不然會倒退嚕

DSC05200.JPG

 

14:42 走過來順著水邊往前走

DSC05202.JPG

 

14:46 在不同粒大石頭上爬過去

DSC05205.JPG

 

14:51 爬上一小段陡的斜坡,這處因為兩邊的植物都很虛弱,不能拉來借力,不過有前人架繩

DSC05207.JPG

 

14:53 考題:筷子竹橋項目,不過這題有架繩也可以橫走,比較容易

DSC05210.JPG

 

15:02 來到一片平緩的雜木林

DSC05213.JPG

 

15:03 往前走看到生鏽鐵架的殘骸,這是煤礦坑遺址(東慶煤礦),地上還遺留有運煤的鐵道

DSC05215.JPG

 

朝右手邊看則是整排像屋頂結構的棚架,就是礦場工寮

DSC05216.JPG

 

仔細看地上一格格是長滿青苔的運煤鐵道

DSC05220.JPG

 

15:16 過很淺的小溪後,繼續走在平緩的山徑上

DSC05228.JPG

 

15:18 路邊出現小土地公廟,益安宮,古道旁的土地公廟,門聯為:神益同志千秋在,人安興基萬古存。光緒揆未年(1883年)的土地公廟,也是百年以上的歷史囉!供俸的蘇打餅看起來很新,所以應該是有信眾在打掃、拜拜

DSC05230.JPG

 

供奉福德正神牌位

DSC05232.JPG

 

15:31 經過土地廟後繼續往前,看到路上有固定石頭的金屬網

DSC05237.JPG

 

這段應該是沿著溪邊走,不過似乎有崩塌或是難過的地形,所以從右邊小小高繞一下。看到路邊開著白鶴蘭,我們笑說就是故意讓我們繞來看蘭花的啊!

DSC05240.JPG

 

15:34 繞下來後過溪,可以看到對面有清楚的山徑

DSC05243.JPG

 

15:44 出來到算是西勢水庫的外圍吧!這個水泥橋(?)其實像水庫邊緣

DSC05252.JPG

 

站在水泥牆上看過去,有條像渠道的構造,但是缺水看起來就會醜醜的

DSC05254.JPG

 

15:44 踏過水泥後,爬上圓圓石頭砌成的階梯

DSC05255.JPG

 

就進入環庫步道,繞著西勢水庫旁的平緩步道。西勢水庫又稱為暖暖水庫,民國15年建造完成,據說為全省歷史最悠久的水庫

DSC05261.JPG

 

走出來看到一根像煙囪的物體,覺得奇怪怎麼會有煙囪?繞到前方看,原來是基隆水道貯水池紀念碑,這根像水管的東西,其實是特別使用舊水管做成紀念碑

DSC05266.JPG

 

紀念碑這邊,路徑的前方就是鐵門!所以要從旁邊土堆爬出去

DSC05267.JPG

 

今天有前輩來帶路,所以沿途地上都有粉筆畫箭頭或寫提示。

DSC05269.JPG

 

16:00 翻牆過來是片空地(其實是人家的門口),走左邊或右邊都一樣,前面就會相通。坐在這邊休息10分鐘,等全體成員爬牆出來再出去馬路

DSC05270.JPG

 

10:14 走到水庫外面,出西勢溪?

DSC05273.JPG

 

16:17 順著門口大路走,穿過鐵柵門(旁邊有小門和小路可通過),走在西勢水庫聯外道路(水源路),還經過一片右邊是大片翠綠的草地,接下來的這一段馬路有綠色隧道的感覺耶!

基隆當地的山友把機車停放在附近,在此跟我們道別,並告知如果我們要去搭公車,前方右轉走小路比較快。

DSC05279.JPG

 

16:25 右轉水泥路往回繞,大家覺得疑惑方向怎麼又往回了,不過剛好遇到來跑步運動的居民,問一下這條路沒錯。

DSC05280.JPG

 

16:28 穿過兩邊都是鐵板(可能兩邊都有工程在進行)的水泥小路,出來就是馬路囉!。左轉走在社區中

DSC05282.JPG

 

16:30 順著馬路走就看到暖西國小

DSC05283.JPG

 

在暖西國小的對面,暖暖街上就可以看到公車站牌,可以搭車回暖暖車站(但是火車班次少),也可以搭車回七堵(火車班次比較多)。我們在這邊等公車時,感謝小白隊的領隊朱大哥,還去對面小7買冰涼的沙士請大家喝(趕快把背包裡的的杯子拿出來啦!)

DSC05284.JPG

 

從暖東峽谷出西勢水庫的行程路線,中間斷掉的那截是:我中午吃飽飯時先停掉手機的紀錄,後來才想到要打開...

5.jpg  

欸~這一天都沒山頭沒基點,就是走古道囉!還有此時剛好是枯水期(奇怪,8月居然算是枯水期?)所以過溪和爬石頭時都很容易,但是看到山友的紀錄,如果前一兩天基隆區域有下大雨,這邊西勢坑溪容易水流湍急,過溪點會比較危險,過溪處又多,建議就避開這條路線囉!

 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原蟲 的頭像
    原蟲

    奇異果很多毛⊙_⊙"

    原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