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動時間:2016.11.27(加大奈山隔天)
天氣:下雨啦!
參加隊伍:阿晟自組隊
路線行程:牡丹國中→養雞場登山口→茄芝萊山(H528M,原路來回)
話說從加大奈山活著回到台東的夜市後,晚上我們住在民宿時,一邊整理衣物(晾雨衣雨褲)時,還在進行抓螞蟥的活動,又找到一個空咖啡罐,把抓到的螞蟥關進去,免得螞蟥在民宿玩耍造成老闆驚恐。終於搞懂為何天氣會這麼糟,東北邊來了個東北季風,在冬天這很正常啊~但是在東南邊卻來了個颱風!已經11月底了還有颱風是想怎樣?雖然颱風沒有來台,但是外圍環流卻對東部天氣造成影響。本來第二天的行程,我們是要到台東爬座海岸山脈的,擔心這種雨勢蘇花公路可能會封閉,到時會臺北會有困難,就覺得乾脆環島啦~從南部繞西部高速公路回台北,於是就這樣來到了屏東的牡丹鄉。
很明顯的,車子行駛在南迴的路上時(台9線),靠近台東這邊風雨很大,我們只能慶幸這種鬼天氣沒在東部爬山中,當車子轉到要往牡丹鄉的叉路(199線道),風雨就小很多,然後經過一處名稱為哭泣湖的地方,該處是溼地地形,不過因為下雨的關係,濕地看起來變成湖泊的狀態!本來是可以在旁邊的步道走走,不過我想大家都沒心情啦下去走(哭泣到把整個沼澤淹掉了)。
來到牡丹鄉風雨明顯小很多,在路邊眺望牡丹水庫。
來到牡丹國中,先卸貨!咦?是要卸什麼貨?明明就是下雨天啊~不是要一路遊車河回台北嗎?我已經拿出錢包準備在四重溪買鹹蛋了耶!可是領隊還是生出一粒在牡丹鄉的山頭,要帶我們爬山,我仰望著天空飄落的雨絲,自願留在牡丹國中洗菜打下手煮午餐,卻活生生的被駁回!
「每個人都要上山!」就這樣在領隊一聲令下,我們把鍋碗瓢盆先放在牡丹國中,從國中旁的產道小路行駛進入~登~山~口~(擺出非常不情願的樣子)
車子行駛到產道後,左邊是一座養雞場,電線桿上有三角點的記號,以及石門的字樣(喔喔~50是50公尺的意思嗎?)但是!我們要爬的山和石門沒關係!
先下車整裝(穿雨衣、拿雨傘,領隊說前面道路很寬敞可以撐傘啦!)養雞場的土雞&火雞跑來跑去甚為活潑,美金姐看了大喜(顯示這是有運動習慣的好雞),剛好看到老闆就跟老闆預約了2隻雞,我們爬下山剛好可以帶走。
11:05 出發從養雞場旁邊的路走進去,嗯~路真的還蠻寬的,跟古道一樣好走,撐著傘散步還可以接受
11:06 咦?怎麼放著前面的康莊大道不走,開始走左邊往上切!(我的撐傘步道才撐1分鐘耶)
11:14 往上爬經過水泥的蓄水池,從水池旁邊走
11:15 陡坡往上爬,大概就是沿著塑膠水管往上走
11:20 算是勉強可以辨識路,大概是山下的農家會上來檢視水管?所以也有人說這條捷徑是水管路
11:28 走到一處比較平緩的山徑,剛好有處樹木生長的空隙可以望向左前方,據說這個山頭就是茄芝萊。
11:31 樹根土路陡坡往上走
11:45 順著路徑左轉走一段山腰路,來到領隊追加地形(最近先騙上山再開始追加地形):要拉繩上陡坡,由於此處土壤鬆軟又比較滑,不過已有前人架繩
11:51 爬兩段泥土陡坡上來到稜線
11:52 上去稜線後有明顯的山徑,這條路徑左轉。
11:55 這段山徑是平路,經過一塊牌子
地上長滿了一叢叢的雜草(?),而且很整齊。隨口問領隊:「不是說稜線上長了很多麥門冬嗎?」領隊指著地上的雜草叢
蝦密~這個一叢叢就是麥門冬!
麥門冬是多年生草本植物,這種植物的名稱我在中藥上還蠻常見,春夏間開花,看圖片是整穗的淺紫色或白色小花
這條路徑看過去,路的兩邊就是長滿麥門冬,我們說如果是花季,就是一條穗狀小花之路耶~
12:13 基本上這條山徑是平路(麥門冬之路),不過會遇到一些倒木障礙,從旁邊繞過就好。
12:17 左前方看到一間被鐵網包圍的建築物,是廢棄的水利局中繼站,順著鐵網旁邊山徑走
往上就看到山頂有個小空地。
12:18 茄芝萊山,H528M,三等三角點(No.4241)
沒有做攻頂牌,因為這座山是路過臨時加菜的。
大家都很狼狽的爬上茄芝萊山,山路不長也不難走,只是一直下著小雨頗惱人。茄芝萊山的名字很特別,雖然是第一次聽到,我就有記住這奇特的名稱回來查資料,看樣子是地名吧!在地圖上有看到牡丹國中附近茄芝萊的地名,原來現在的石門村舊稱就是茄芝萊,意思為“石頭”。在清朝時並未明確劃定原住民的行政區,日本割據臺灣時,則將牡丹鄉劃分為六個社,茄芝萊就是其中一個社(六社為:茄芝萊、牡丹、高士佛、牡丹灣、八瑤、四林格)
12:45 稜線路往回走,過鐵牌不久就要注意下切處,此處右轉下坡
12:50 陡下的拉繩斷,因為下雨而顯得泥濘濕滑
12:55 陡坡段和拉繩段中間,其實有一小段平緩的稜線山崖(追加的地形之2)不過因為山崖那邊長滿樹木,走起來其實沒有任何暴露感,也沒明顯走山崖的感覺。然後就是接下坡的山徑
13:06 鑽過倒木,這一處路比較寬
13:12 看到路邊有水管,順著水管的方向往下走
13:14 下來到經過水泥蓄水池
13:20 在山徑上聽到雞咕咕的叫聲,就知道回到起登點囉!
方便的是可在牡丹國中換衣服簡單清洗,也可以煮吃午餐,看樣子大家也是有餓,一鍋金針麵和醉雞吃光光了。
茄芝萊山的行跡,這是跟楊老師抓來的。下一站:四重溪買鴨蛋。
同場加映:這是車城國小的門口
買完鴨蛋從四重溪(199縣道)出來右轉到台26線時,經過車城國小,領隊突然喊一聲:「這邊有顆一等的!」然後我們幾位瘋子就冒雨跟著領隊下車進入校園,領隊在校門口兩邊摸很久都沒找到(他說門口的景觀變了啊)。哎呀~這時我乾脆請出估狗大神,用車城國小、一等、基點等字眼去搜尋。
找到的說明如下:面對著校門口右側的圍牆,電動鐵門跟圍牆夾縫間的空地。
嗯嗯~我就站在校外,面對校門口,比右手→這片空地現在變成國小的花圃,指著這片花圃給領隊看。果然領隊在花圃裡翻翻找找,就看到基點啦!
陸檢191號,一等水準點。真的是基點瘋子才會下雨天還會在人家的校園裡找基點。好啦!有收集到一顆一等的,基點迷趙師傅露出滿意的笑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