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動時間:2017.04.08~09
天氣:好,南部快開始熱了
參加隊伍:阿晟自組隊
路線行程:Day1:納馬夏→產道登山口→高庭山(H1708M)→營地(H1900M)→飭山(H2275M)→營地
Day2:營地→登山口→車子→躲在山裡的茶園→拉比領山(H1172M)→搭車→民權山(H620M)→搭車→甲仙圓山(H853M)→回台北
第2天早上就是拔營從豪華營地,原路很陡下的回到登山口,然後順便走幾個附近的小山來湊基點。自從有機會偶爾和這些基點魔人爬山後,我就覺得收集基點是一種傳染病,雖然我不瘋迷收集三角點,而且常常走過都記不得自己之前照過的三角點,但是好像還是有被傳染到一些基點病,只是病症還沒有很嚴重,病情就是處於沒走過去走一下,或是順路就摸一下的程度吧!
5:39 今天就可以下山補水了,所以把行動水準備出來後,剩下的水都可以拿去煮稀飯泡咖啡,吃飽後揹起裝備下山囉!
6:02 走回到大石塊的區域
6:14 左轉下陡坡
6:18 跨倒木後經過大斷裂倒木
6:30 雜木林緩坡向下
6:38 看到前方出現一片空地,回到高庭山了。特別再拍一張基點照是因為旁邊看到這塊鐵牌,在此休息時,身邊這幾位大喀聊著登山界的事,說到南無阿密陀佛這登山客也是超厲害的,就把鐵牌放在三角點旁特此紀錄。
6:51 從高庭山出發往山下走
6:56 開始很陡的陡下
6:58 因為路面的沙土有時會滑,幸好有很多樹幹可以邊拉著邊下坡
7:00 繞著大岩壁的山崖後要右轉陡下,這邊地形比較危險,領隊就架繩,讓大家下坡比較安全
7:09 一邊拉繩依序陡下,一邊回想我們昨天真的是這樣爬上來的嗎?往上爬比較容易,畢竟下坡腳滑就GG了。
7:18 來到要兩段拉繩直下之處,從右邊拉繩下去
拉完白繩換紅繩
7:23 看到這個要低頭免得頭會K到樹幹,腳也要小心跨樹幹的上下雙重阻礙,而且左邊還是山崖的地形,知道前方就是長鬃山羊屍體的轉角
阿里山根節蘭
7:43 下到叉路口休息,左邊是我們上來的路徑,右邊則是另一個登山口,不過我們還是照左邊的路下山,免得司機難接人。
7:57 大家都回到叉路後中場休息結束,左轉出發。
8:17 走一段平緩的路徑又開始陡下
8:21 從這個鬆土的陡坡拉繩下來
8:27 過水泥橋後看到左方的工寮,通常看到人為的建構物就知道快出去了
8:30 回到有點難踏的石頭路,看起來像乾溪溝的地形
8:33 水泥路出來看到車子在路上等我們囉!大家放好裝備喝著司機大哥準備的汽水。
我覺得拉比嶺山最難的應該是找到登山口,我們從那瑪夏的台29線公路,約4.7K處時,有一條往嘉義茶山的叉路轉進去(青山產業道路),然後就進入了漫長又迷又蜿蜒的車程,第1個U字叉路取左,第2個叉路取左(右邊往茶山了),第3個叉路還是選左(右邊據說可以去玉打山...我沒聽過的山),道路開始始下坡,轉彎時左邊有一條小水泥路彎進去。
直走後出現叉路選左邊,順著路看到左邊路邊一間鐵皮屋,叉路口的電線桿表湖分84,從鐵皮屋這邊左轉進去泥土路,一直往上行駛,兩邊都是茶園,看到前方一間工寮後,差不多就可以下車了。
10:52 下車後順著泥土路往上走
有點懷疑自己是在那瑪夏嗎?都是茶園耶~周圍全部都是躲在山林間的茶園
8:22 隊友們已經衝到前面去了,我在後面邊看路邊小花,正好可以看著人行的方向,走上去後左轉,在茶園間右轉往上爬小坡後再右轉的
右前方的紅屋頂鐵皮就是工寮,在工寮這個轉角要順著土路左轉,然後再右轉爬一個茶園小坡
10:18 爬上來後再右轉沿著這片茶園的上緣之土路走
往下看到這整片隱藏在山谷間的茶園好風光,前面那一排山稜...都認不出來
10:23 右前方有一條上坡往茶園的土徑,爬上去某人家的茶園就是了
10:23 本來是順著茶園邊走,現在要橫向穿過茶園
10:26 基點就在前方的樹林中。想辦法從茶樹間比較大條的路走過去
走到樹林邊緣時有一小片空地,此時地上開了很多小黃花,這就是鼠麴草,葉子是做鼠麴糕的材料
10:27 欸~在這裏面!沒關係,魔人們先進去了,他們會稍微整理一下路。撥開雜草走進去
大家都探頭看左邊樹叢,聽到裡面傳來砍草聲
拉比嶺山,H1172M,有一顆森林三角點,前方還有一顆比較高而且長滿青苔的高屏溪水源保護區界(36號),在森林點後方還有一根保安林界水泥柱,基點周圍的空地應該是被我們清出來的。
拉比嶺山,山字森林三角點,這個山字又不同了
突然有隻竹節蟲爬在水源保護區界樁上
從這個角度就可以同時看到水源保護區界和保安林界的兩根水泥柱。
10:39 從雜木林走出來,穿越茶園下去找車子
10:46 下來到停放於茶園中土路的車子。然後車子又順著剛剛來謎般的道路回去那瑪夏台29線。
車子走回台29線,行駛到民權橋橋頭(約6.6K處),右轉走水泥路,看到前方有一處民宅後,右後方有一條往上的水泥路,因為設有柵欄,雖然柵欄是打開的,我們決定在民宅旁的空地停車,用走的上去。
11:54 經過打開的柵欄,順著水泥路一直往上走
11:56 水泥路原則上是呈現之字形,經過竹林區,枯落的竹葉還遮住路面,我們在猜說如果車子開上來,這種路面是否很容易打滑?
12:07 走來上看到左方有叉路,民權山就在左前方
12:08 左轉進來走沒幾步,右前方的竹林裡,已經傳來前輩們在整理基點的聲音
我想如果沒有GPS,一般人怎麼知道基點在這裡啊~
12:15 幫基點化好妝了才准給拍照。民權山,H620M,山字森林點。這個山字和拉比嶺山的山字看起來沒什麼不同(難道我要展開筆跡鑑定模式嗎?)不過背後的森林三角點字樣,兩個基石的字跡就有點不同,所以說真的都是手刻而會有字跡的微小差異啊~
12:29 走下山回柵欄外的車子停放處。然後到那瑪夏國中煮麵吃當午餐。那瑪夏國中現在成為我們在這附近爬山時的絕佳休息點了。因為有廁所有洗手台還有寬敞的走廊,要上洗手間、換衣服或借地方簡單煮食都很方便(感謝那瑪夏國中,我們每次借用完都有好好維持場地清潔)
很多地方都有圓山,就跟很多地方都有大尖山一樣,第2天要走的重頭戲(?)應該算是甲仙的圓山(可是我看地圖已經跑去台南市界的那邊了耶!)反正這種大家比較興趣缺缺的山,登山口資料不是那麼充足,從那瑪夏往甲仙的方向,走台29線,右轉進入中和巷,沿著中和巷走,過關山橋後左轉,繼續走過贏橋(原來橋下就是楠梓仙溪!),過橋路左邊有一座土地公廟,分左右兩條路,走左邊,一直往前開後,左邊經過一間有庭院(還是曬穀場之類)的農家,就是資料所說的最後農家,過這間農家後,就可以開始找比較好停車或迴車之處。
14:19 下車整裝,道路一邊是雜木林,一邊則有種植整排的竹子,往前順著水泥路走
14:20 馬上看見在修路的怪手,這不是重點,重點是圓山放棄1號:葉大哥,已經擦洗好換好休閒裝備跟我們揮手道別~
14:35 一直順著路徑往前走,之字形爬升的產道,目前都沒有其他叉路。
14:51 從水泥路面變成碎石子土路,而且這產業道路坡度很陡是怎樣?
14:54 等後面鐵牛車超我們車後,有叉路,左轉才是往圓山的路。(右前方兩位大哥是拿GPS對對看方向走哪)
14:59 左轉進來後直走,經過道路兩邊竹林
15:00 路面又變成水泥路,而且右上方有一塊大岩石的山壁
15:06 叉路出現,走右上方的草坡
15:10 環繞過一處黃土小山崖後,走來到雜草堆,左前方有一根電線桿和破掉的塑膠大圓桶。依照GPS位置,圓山基點應該在左前方(藍色箭頭方向),於是幾位大哥先往左邊走,我則站在路口這邊等他們探路。
隨即傳來他們討論基點應該在右上方,但沒有路可以爬上去的呼喊聲,於是退回到此叉路口,走右邊向前的大路(紅色箭頭)。照片就是大家朝著應該是基點的方向看,不過鑽入草叢裡的大哥們喊說植物太密,實在沒路
回來到電線桿叉路口,走比較寬敞的草坡路,這上面看起來像是芒果園,只是很像也沒很認真耕種,雜草多且果樹看起來都枯枯的
15:15 左邊有個小丘陵,其實應該是果園,稍微整理一下雜草,左轉爬上小丘陵,爬上丘陵(果園)後左轉穿越整個果園
15:17 因為雜草長很高,所以才說這個果園好像荒廢了
15:19 走過一個小山坳往前走
15:20 左邊有個乾掉的灌溉大水池,經過水池繼續往前走
15:22 靠近右邊山崖的竹子旁,出現了圓山的基點,可以看到有2顆基石
圓山,H853M,三等三角點(No.5014),還有一個曾文溪水源保護區界(24號),欸~我們早上是高屏溪的水源區界,下午就到了曾文溪水源區界了耶!在紀錄上附近應該還有一個森林三角點,因為周圍看起來雜草都很長,基點魔人大哥們對森林三角點很有興趣(我覺得他們對森林點很有愛),他們就一邊對著手上的GPS,一邊在竹叢和雜草間尋找
15:36 不遠處傳來“在這邊!”的聲音,站在三等三角點的位置,朝左前方看,其實可以想像,就是大約剛剛在下面時找不到路可以直接兔上來的位置,離三等三角點大概30公尺遠吧!
大家把周圍的雜草清一清後,笑呵呵地在森林三角點基石柱子旁留念。這幾個基石都位在竹叢邊而無展望,可以看到地上堆著枯落的竹葉。
15:44 雖然從森林點的位置直接跳下丘陵就可以回到路上,不過探望一下實在沒路,還是要從原路走回去,所以再經過三等三角點
15:55 走原路下去荒廢果園丘陵,再往回程走經過上方是大石頭的石壁
16:21 經過修路的工地。
16:23 走回到車子停放處,左邊是種植的菜園或果園,而且有儲水的大水塔,可以借用一下大水塔的出水來洗滌換衣服囉!
收拾裝備時,剛好看到樹上有隻蝴蝶:紫蛇目蝶
外加行程:甲仙吃芋冰,這次吃的是小奇,不過和三冠王相比我也分不出差異。
既然被拐重裝爬飭山,一定要吃慶功宴補回來啊~在嘉義的中埔交流道附近吃甕窯雞
甕窯雞的門口就是很多窯在烤雞
旁邊有免費脆筍湯可以自己舀,喝完一鍋可以繼續,喝起來還頗鮮美但我覺得有一點油,不知道是否因為怕筍子太澀所以加了油
有4顆雞頭,天氣有點熱,店員也懶得把雞頭帽戴住,就擺放在桌上成為可愛的畫面
我們是直接點桌菜了油蔥雞、什錦綜合菇、山茼蒿、燴白菜,因為大家都很呃,油蔥雞剛端上來馬上被嗑光,綜合菇就是雪白菇、鴻喜菇、珊瑚菇等幾種菇類拌炒,山茼蒿則是燙一燙淋上肉燥,白菜就是到燴白菜。整體來說吃起來口味大多是安全牌。
冰釀黃金蛋(其實就是糖心蛋)、冰醉蝦、沙拉綠竹筍、蓮香豆腐。黃金蛋我覺得很可惜,熟度剛好,但是上面撒了一堆柴魚和芝麻完全蓋住蛋本身的味道,我還以為我在吃浦島香鬆哩!醉蝦很OK,綠竹筍就是吃冰冰新鮮的滋味,蓮香豆腐則是大塊的豆腐淋上芝麻醬和醬油膏,這種類似涼拌豆腐我很愛吃(討厭吃芋頭的我自動忽略旁邊芋頭的存在)
整隻的甕窯雞,旁邊有手套,需要一位勇者幫大家服務分解雞肉,用爐子窯烤外皮脆脆的,雞肉有肉汁吃起來既嫩也不會乾柴,只是烤雞需要一些時間,所以我們這桌風殘雲捲把菜餚吃光後,大家以為沒菜跑掉了,主角甕窯雞才端來,我趕快把大家叫回來吃主角。
圓山的車程路線+行程記錄
本來這一篇應該算是郊山,想不到拉比嶺山海拔>1000M,依照我很寬鬆的中級山標準,自動升格成中級山分類了。
那瑪夏其他:
小鞍輪名山
http://protozoa.pixnet.net/blog/post/43935112
甲仙,六義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