聚餐時間:2019.5月底晚上
天氣:夏天晚上也是熱,可是餐廳冷氣強
餐廳名稱:吉品海鮮餐廳
平均價位:800~1000元/人
推薦菜色:無相豆腐、燒味雙拼、麻辣鴨血腸旺、金絲蘿蔔卷、蝦皮蘆筍餃、臘味蘿蔔糕、醋溜魚皮
在吃完北平都一處的某天,Irene傳訊來問說不是有人要以慶生名義聚餐大吃一頓嗎?結果得知我們已經吃完慶生宴都一處了,它還是米其林一星,感到悲傷沒有跟上隊伍的Irene開始罵罵號,吵到大家只好說不然繼續慶生啊~想慶多久就慶多久,不就是要找藉口吃飯嗎?本來說要找有壽星優惠的餐廳,在禮讓Irene的提議權之下,不知道為何反正就變成了吃吉品海鮮,吉品海鮮有多間分店,我們選了覺得位置比較近又交通比較方便的信義店。
在信義路上的吉品海鮮,搭公車或捷運來都可以,這張照片,我應該只是走在路上找到吉品海鮮餐廳時,抬頭看到101,哇~吉品扛棒和101一起入鏡的感觸吧!
餐廳位於某大樓的2樓,某大樓怎麼看都是辦公大樓,從1樓大廳可以走樓梯或搭電梯上2樓,一出來就看到餐廳大廳有讓客人等候的沙發區,而且孜孜正坐在那等著我耶~
進入餐廳後,客人不多,加上我們共3桌,星期五的晚上不是聚餐高峰嗎?一直到我們吃完離開,整個餐廳都是這3桌...在訂位時,Irene有問是否要先預訂菜,翻翻網路上的菜單,需要預訂的都是我們吃不起的...現場點菜就可以了啊~
也有提供套餐,但是我們還是用點菜的吧!這類像茶餐廳的,入座後就會先問要喝什麼茶?有菊普、香片和烏龍,Irene選了香片,喝起來味道很淡,沒什麼茶味,其實我們已經開始發現一點端倪,Irene的選擇似乎都不太佳。
燒臘的頁面,忽視貴森森的片皮鴨,冰燒三層肉和燒鴨都想吃,下面有個雙拼的選項喔!可以把這兩種拚在一起。其實照慣例,我們在出發前,參考了一些部落格,寫出了我們想吃菜色的清單,還有,我們當天才喪失(逃走)了一名食客(分母),所以菜單可能要調整一下。
所以邊看小抄,邊翻這本菜單,這一頁裡面呢~看上的是無相豆腐,不知道為何,看到無相這名字就想到方丈?
一般的炒菜比較不受我們親睞,我們還是想吃港點的部分,算一算人數,本來點一份三件的點心,可以點兩份剛好的,不過因為臨時流失一位分母,大家討論後,還是要任性的點兩份!不過服務生在旁邊聽我們嘰嘰喳喳就出來解救我們,點心可以以3個為基礎往上加個數,所以我們點心類就可以點5粒囉!
煎和炸的部分其實想吃的比較多,但又怕炸的點多了容易膩口
看完菜單後,服務生端了小菜盤來讓我們挑選,經由欽點留下芋頭和魚皮兩位嬪妃。
先來看看芋貴妃,芋貴妃是甜的,甜到朕心裡的甜,喔~其實不會很甜啦!再鬼扯下去要變成芭樂文了。
我本人是不太愛吃芋頭,不過當成甜品時會加減吃一下,這個芋頭本身品質又鬆又綿,也不會太甜(有些蜜芋頭就太甜)是真的好吃囉!
再來嚐嚐魚貴妃,這個醋溜魚皮冷盤,調味微辣,但是以酸為主,畢竟是醋溜嘛~魚皮本身Q又咕溜,用筷子夾取時雖然有點困難,加以湯匙輔助就可以順利捕獲,夏天吃很開胃。
燒味雙拼盤(580元)選冰燒三層肉和廣東燒鴨二道拼成拼盤,當然雙拼的量會比各單點一道的量少,不過人不多時點雙拼就剛好,而且每道菜有自己的醬和配菜。
燒鴨和很像豆瓣的傢伙在一起,,附的是梅子醬,三層肉則和海蜇皮在一起,搭配的則是黃芥末醬...還有砂糖。海蜇皮脆脆的有嚼勁蠻好吃,也不會調味太重(有的海蜇皮常太鹹)
三層肉沾黃芥末+糖吃起來怪怪的,味道不太搭,但是只沾糖吃反而很好吃,尤其燒肉脆脆的皮和糖粒一起咬的喀茲口感,而且糖味也減輕肥肉的膩感。燒鴨單吃鴨肉則有點乾柴,皮倒是考得不錯脆,不過鴨肉沾梅子醬後,酸鹹的醬汁給鴨肉帶來另一種風味,所以鴨肉要沾醬吃才不會柴。
無相豆腐(480元)一上桌時還以為炒大白菜,想了一下我們有點炒大白菜嗎?這道菜是臭豆腐切成長條狀和大白菜的泡菜一起炒,很搭,雖然盤中那紅紅的辣椒令我恐懼,還是忍不住一直伸筷子。
泡菜口感爽脆,臭豆腐有一定的咬感,還有芹菜的清脆口感,整體調味也很搭配,不起眼的外表,但是無相方丈以實力贏得大家的心。
松露滑蛋炒帶子(580元)可以看到一點點黑黑的顆粒松露在滑蛋上,其實本來還以為是黑胡椒粒...帶子新鮮大顆,不過是扁平狀而不是厚實的,滑蛋略為膏狀沒全熟。滑蛋很成功,松露們大家都吃不出來,帶子也還好,沒有什麼甜美的感想。
麻辣鴨血腸旺(480元)雖然這道菜會辣,但網路上評價都很好,怕辣的我還是鼓勵大家點。果然砂鍋一端來有點紅通通~不過表面撒上大把蔥花,看起來很清新。
有鴨血也有大腸,鴨血有透,中藥味完全滲透入其中,用湯匙切開鴨血的孔洞也很美,大腸滷得有透,軟嫩好咬,位於砂鍋表面的比較不辣,後來吃到浸泡在底部的我就快噴火,辣到喉嚨裡了。這道菜偏重口味,大家還是忍不住加點白飯來配,超下飯。
臘味蘿蔔糕(5件200元),表皮煎得一點點恰恰,先看外表就+5分。
一吃下去,大家都點頭,真的是蘿蔔糕耶~因為裡面是一塊塊蘿蔔丁,所以蘿蔔味很明顯,而且蘿蔔的水分含量高,整片蘿蔔糕就是偏水嫩的口感,用筷子想把整片夾到自己盤子食用時,常常會折斷,除蘿蔔味外,還有一點臘肉丁提味,不沾醬也很好吃。
金絲蘿蔔卷(3件150,所以5件應該是250元)這個毫不起眼,以為是巨大炸蠶蛹的,其實裡面滿滿的蘿蔔啊~
內餡是水嫩的蘿蔔泥,外層則炸得很酥,酥到用筷子夾蘿蔔卷時可以夾斷,不過外皮太酥吃多就會覺得有點油,內餡的蘿蔔泥本身已有調味,所以不用沾醬吃起來就外酥內軟,大家稱讚。
蝦皮蘆筍餃(5件250元)小小顆的蘆筍餃,晶瑩剔透躺在蒸籠中,從外部就可以看到內餡綠色的蔬菜丁
雖然吃不出明顯的蘆筍味,但是蘆筍的脆度有維持住,而且是調味淡,單吃不沾醬的話,就是很清爽,喜歡清淡口味的推薦,尤其在麻辣鴨血和無相豆腐這些比較重口味的菜色後,這粒蒸餃就像一股清流。其實本來服務生有問要不要辣椒醬油,沾著會更好吃,但左等右等辣椒醬油一直忘記端來,大家怕餃子冷了,就直接清爽的吃了原味。
蜜汁叉燒酥(5件250元)做成像餃子的形狀,外層一層酥皮烤得頗酥
咬下去內餡是微甜的叉燒肉泥會爆漿出來,不會很甜,但是整體沒有很突出
五香鹹水餃(5粒200元)這是Irene很想吃而點的,基本上大家對它都興趣缺缺,整粒炸過膨起來成球狀,外皮類似麻糬的QQ感,內餡就是鹹的水餃絞肉等,我討厭芝麻球那類麻糬製品,所以根本直接放棄這顆的所有權,其他人吃起來也說很普通。
香片用茶壺裝,以蠟燭加熱方式在桌上保溫,可以一直回沖,可是其實第一杯我就覺得味道淡淡的了,更別說後面回沖N遍之後,我還是覺得喫茶點要配菊花普洱才是王道。
吉品流沙包(5粒200元)據說如果點菜時說有壽星,流沙包會噴色成壽桃的樣子,但是恥度不夠,我們沒有勇氣跟服務生說有壽星,所以它就還是純白無瑕的圓滾滾流沙包
剛來時真的蠻燙喔!剝開後就流沙了~因為要趁熱吃,所以小心嘴巴別燙到。實際吃起來奶黃餡還蠻普通的,沒有什麼驚艷,一粒普通的流沙包。
最後招待甜湯,紫米紅豆湯,煮得很濃稠,而且紅豆維持完整的顆粒形狀,也不會太甜。
價位來說有一點偏貴,看點心的價格和別間做比較其實就知道了。而且最後上菜的幾道港點時,我們已經吃很飽了,其實可以少點一道菜,經過大家事後討論,如果要刪菜的話,我們會去掉松露滑蛋炒帶子,因為特色不強,吃完沒有記憶點。
吉品海鮮餐廳(信義店)
電話:02-2700-3311
地址: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四段236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