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動時間:2014.08.30~08.31
天氣:第一天下午微雨
參加隊伍:北登
行程:
第一天:台北→鎮西堡→神木B區→夜宿鎮西堡
第二天:凌晨起來出發往司馬庫斯→神木區→西丘斯山→雪白山→司馬庫斯部落
雪白山,對我來說似乎是這陣子爬山的交會點⊙_⊙?上次的低陸山行程有提到,起因於最早一次雪白山-玉峰山-低陸山-把家灣山的行程未完成,所以有了低陸山之行,而這次看到雪白山的行程,又想到隔壁的西丘斯沒去過啊!還可以逛神木區,喔喔~我還沒去過司馬庫斯神木區 ( ̄O ̄;),看來這個神木吃到飽的行程,根本就是為我打造的行程啊!‧★,:*:‧\( ̄▽ ̄)/‧:*‧°★*
結果…歹誌不是像憨人想的那麼簡單,雪白山+西丘斯山其實是爬山爬到飽,一路爬下來噓累累,但O行又不能撤,只好內心不斷鞭策自己,含淚一路向前爬。(" ̄ ﹋ ̄)o╭─~~~~─╯☆/(# ̄⊿ ̄)/
鎮西堡神木群我上次來是好久好久好久以前了,7月時來新光部落和司馬庫斯採樣,行程緊湊也都沒時間去走神木區,只有在新光國小旁邊的核桃步道逛一逛。鎮西堡是泰雅族語cinsbu音譯,意思是「清晨太陽第一個照到,日照充足之處」,一向有最接近上帝的部落之稱。鎮西堡神木群有分A、B區,A區有毒龍潭且路程比較長,來回約6-7小時,B區則有國王、亞當、夏娃等神木,走一圈也要3-4小時,時間關係我們是走B區神木,畢竟重點是爬隔天的雪白山。
早上從台北出發,抵達鎮西堡時已經快中午了,於是就在登山口這邊發便當,大家直接在這站著嗑便當。
12:13 吃飽有力氣就從停車場往上走往神木區囉!
12:20 一開始是平緩的山徑,走鐵橋過小溪
坡度不大,在樹林走還蠻舒服,今年夏天很熱啊~這邊也超過海拔1500了,所以這種高度的氣溫夏天待起來很舒服。
12:30 之字行從左邊陡下坡
原來是要下到溪底處
跨著大石頭就可過溪,再爬上對岸的步道,這段時間在進行步道整修,雖以溪底石頭上放置一些建材木料等。
12:37 要出發前看到鎮西堡神木區步道整修的消息,本以為步道是封閉的,領隊有詢問當地得知雖步道整修並不妨礙行走,從旁邊繞行即可。只是這段在搭建木頭階梯中,所以土壤是鬆滑的狀態,又比較陡,要小心攀爬。
12:49 之過後就是循著山徑慢慢往上走。
12:56 上來到叉路口,右邊往神木區A區,路程遙遠,直行往神木區B區,領隊安排嚮導在這邊告知大家要往B區走,別轉錯了。
13:08 走來到大石的溪邊
13:11 經過一小休息平台,路邊還掛有木牌手寫2.5K。
走來到樹木生長濃密的區域,觸目所見皆是一片碧綠。
13:16 走到叉路口,掛著木製的手繪路線圖,我很喜歡這種手繪的感覺,我們會從右邊走上去,繞一圈走左邊出來。
懸掛的路線圖抬頭看,就可以看到叉路,右邊轉上去逆時針走一圈神木區,咦?還可以看到往馬洋山的路哩!
13:19 通過長滿整片樹木的平地,爬個小坡和和圓木階梯後
神木們開始出現啦~一棵棵的大樹有用柵欄圍住
有些造型奇特,走到第二棵“山”字形的神木時,飄起小雨,所以就撐傘或穿戴雨具繼續看神木。
由於有規劃好步道和路線,所以順著山徑走就是了。
13:52 過木造橋,因為下雨的關係,所以階梯略微濕滑,不過幸好是往上走。
腳下(橋下)則是水量豐沛的溪流
13:54 走到雄偉的國王神木囉!只是不知道為何名為國王神木,難道是因為這棵是這區最大的嗎⊙_⊙?
帶著水氣,潮濕的空氣混著青草、泥土,還有千年樹木的味道,行走期間,呼吸恍如由內洗滌而淨。
14:04 繞到了皇后神木,是屬於底部樹幹粗,上面分支較多的的大樹,感覺是和國王神木的名稱相對應吧!造型是沒有什麼和皇后有關的特別聯想。
皇后神木過後順著步道之字形陡下一小段
14:15 其實步道路邊也有很多優美的大樹,只是沒有被取名。走過一段濕滑的木板棧道後,過溪,踏腳的大石頭不少,所以過溪沒什麼難度。過溪後往左邊沿著溪邊走一下,就可以看到往上爬的木梯,所以其實我們是在這條溪的上游和下面一點繞一下囉!
14:20 順著步道往前走,部分步道邊有用繩子圍起來,標示牌寫著叉路多,所以應該是把容易迷路或周遭有叉路的路段用繩子圍住,以免遊客走錯路。
14:25 在一小片空地旁,就豎立著“夏娃神木”要從某個角度(就是照片中的角度)看,就可知道為何命名為夏娃神木(女人巨木),簡單說就是女性生殖器官的造型。再往前走就是亞當神木(男人巨木),顧名思義,從某個角度看也就是大樹下有男性生殖器的造型囉!只能說命名的人聯想力還不錯。
14:35 欣賞完夏娃和亞當神木後,往前走經過路邊Y的神木後, 這一區的神木也逛得差不多了。
14:39 順著步道走過一淺淺的小溪後,回到木頭路牌的三叉路口(就是有寫馬洋山那個),剛好神木區繞成一個O行,所以接下來就是順著登山口的來時路走回去囉!下午起霧的森林就是中級山的特色啦!
15:18 走出森林區下到溪底,還可以順便洗洗鞋子和登山杖。
15:39 再往上爬回走到鎮西堡神木區入口的停車場處。
當晚投宿在鎮西堡的優美地民宿(推薦),整個民宿被我們大隊人馬都包了,二樓可以坐在露台上喝咖啡觀看司馬庫斯區域及飄動的雲海,一樓有寬敞的客廳,當晚熱心的嚮導在客廳進行地圖判讀及指北針使用教學,外面同伴同時在烤肉唱歌,今晚這麼歡樂,凌晨爬得起來嗎?
每次爬山的行動時間和我本人在山下的作息時間是差距很大的,簡單講就是爬山要起床活動的時間通常我才要開始睡覺而已,所以當晚我早早就把自己躺進被窩裡睡覺,免得爬不起來啊~第二天才是本行程的重頭戲:雪白山-西丘斯山耶!
ZZz…
同場加映,7月份來這桃子吃到飽喔~
這是七月初上新光部落採樣時在附近一些景點介紹,工作和玩樂能溶為一體一向是我們的宗旨。
很萌的小雞,我們坐在秀巒國小門口克難的吃著泡麵(原本以為餐廳有開,想不到平日都是沒營業的,只好在雜貨店吃泡麵和可樂果當午餐),突然聽到唧唧聲,然後有一隻長得很像怪臉小雞的生物就跑到了小D的腳上,雜貨店阿姨跑出來說是附近小孩撿到,就養在雜貨店裡啦!。後來比對照片,覺得這隻兩腳生物還蠻像竹雞寶寶的。
7月初就是整個秀巒沿線到新光地區(尖石鄉)水蜜桃的產季,所以我們幾乎是一路吃上山的,多汁又甜脆的水蜜桃 <(╯▽╰ )>
新光國小,在久遠以前,這是拍攝麥香紅茶廣告的地方哩!教室後面就有整片的森林,不就是名符其實的森林小學!
教室的建築也很有味道。
穿越操場踏進旁邊森林裡,就是森林教室,一排排在林中的課桌椅,小D強迫我們要坐在椅子上聽課
往鎮西堡的方向走則會經過新光教堂的入口,聖若望堂,石階兩旁開著大朵的繡球花。
階梯爬上去就是新光教堂。
教堂旁邊有核桃步道,寫全長1.2K,雖然入口有一點小亂,雜草比較多,但是走進去後,山徑就很清楚。
看到大片的八角蓮⊙▽⊙
核桃步道是之字形的山徑慢慢往上走
會有一段是木棧階梯,往上走還好,往下走就怕會有些滑,不過旁邊有扶手可輔助。
爬上去後有一個觀景平台,可向下俯瞰新光部落。平台旁邊還是有看到路往上,但是不知還要多遠,是原路來回還是可以走O行,雖然帶路的小狗在前方的路上回頭看著我們,眼神在訴說:「欸~肉腳們,跟上啊~」,我們在平台這就原路向下了,小狗只好默默的又隨著我們走下來。
順著馬路往前走大概1K,會抵達鎮西堡的木造牌樓,有點像古時候的箭樓,旁邊有階梯可爬上去眺望。牌樓旁有地圖顯示,看地圖到鎮西堡教堂還有一大段路(用兩腳步行計算),我們就放棄回去新光部落下山,繼續採樣工作。
山上的朋友們都非常熱情,在某處路邊的大棚子詢問水蜜桃的價格時,他們正在包裝出貨,就抬出一籃籃略有瑕疵無法裝成禮盒的水蜜桃,招呼我們吃,還拿塑膠袋讓我們裝走( ̄O ̄;) 一整個豪爽,有吃又有抓,根本是桃子吃到飽( ̄y▽ ̄)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