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動時間:2018.03.18
天氣:晴朗略炎熱
參加隊伍:三重山岳
路線行程:火車(福隆出站)對面轉搭公車去澳底→文秀坑古道→嶺頭觀日步道→楊廷理古道→燦光寮古道支線→金瓜石→搭公車回台北
章魚哥的古道串連行程,這次的主題是:那年,淡蘭風在吹。看到淡蘭大致上知道是淡蘭古道的一部分,看看行程其中有幾條自己沒走過的古道,照例又好奇怎麼從澳底連到金瓜石?天氣看來還不錯,背包揹著就出發搭火車了。火車搭到福隆站後,走出車站過馬路到對面小7左側旁站牌轉搭公車前往澳底。
8:40 在澳底下車後,先走到仁和宮集合,點人數並且說明行程。還提了一下這個廟後方有一些石碑古蹟,但是今天要趕行程,大家以後有空自己來參觀,我們要出發了喔~
仁和宮創建於清朝道光初年,至今已有150多年的歷史,供俸的是對漁民最重要的媽祖,仁和宮是澳底重要的信仰中心,廟宇形式為一條龍二進式,山川脊,硬山頂格式。
澳底是當時福建漳浦人吳沙來台後乘船開往宜蘭開拓的啟航處,吳沙的墓就在石碇溪邊面海處,在仁和宮旁有指示牌,照著路標朝海邊走約200公尺可抵達吳沙墓園。至於澳底名稱由來,清初時琉球人來此捕魚居住,稱為琉球澳,嘉慶時吳姓(吳沙?)來此地開闢後,以澳似畚箕形,且地勢低下,改名為澳底。
9:03 大家在仁和宮聽完領隊解說行程後,順著大馬路(濱海公路)走,走到龍蝦大王...的對面,不得不說,我完全被龍蝦大王的字樣吸引住目光,喔喔~龍蝦這種會讓大量小朋友離家出走的食材,只能某天拐哥哥大人來吃了。
9:06 過了龍蝦大王繼續往前走至丹理街,左轉,其實這條丹理街就是102甲,雙澳公路
9:24 走一小段102甲,左轉叉路過小橋(丹理一號橋),進入走在鄉村風情話間
9:48 來到綠色鐵皮屋對面,有條小徑!!!(這怎麼會發現?)從這個護欄的缺口往下走
就會過水泥橋
水泥橋的路邊護欄還留有一塊石頭,刻有文秀的字眼,這一段應該就是文秀坑古道,只是現今大都是砌成水泥路了。
9:55 順著田中道路走,一側是竹林,一側是田地,這條道路(田埂?)看起來是新砌的水泥路,來到一處民宅。我們先借民宅門口的大空地稍作休息,接下來的山徑則是在面對民宅左手邊。
10:02 走進民宅旁的水泥小坡
走著走著路邊還會看到一顆小小的水泥柱
10:05 順著田路走,經過一片香蕉園後,看到路邊有塊石碑。本以為是歷史碑文,近看則是捐款名冊,而且這個石碑的價格是100元起跳喔!記得某次在哪個古道看到的捐款石碑則是以壹元貳圓為單位。
石碑附近還有頹圮的石頭屋
10:12 走出來接到柏油路後右轉
10:22 來到觀日步道入口,有指示路牌,有登山步道路線圖,據說以前這裡也曾經紅過(?),現在步道入口的雜草有點多。我們在這邊喇賽時又亂出點子,說找幾個山友網紅或網美打卡,標上:不可不來的觀日秘境...這一類的標題,可能會有很多人被騙來走,然後路徑就清楚啦!
10:23 雖然雜草有點多,但是路面還是很寬敞的,走進去觀日啦~(是說現在日頭很大...)
10:31 有木板棧道,跨過倒木,走一小段有點密的桂竹,但是要穿越還沒有問題啦!
10:40 畫面豁然開朗,出現了涼亭,這才是真正能觀日的地點吧!這邊的視野很好
從涼亭可看向四面八方,看往海邊方向,領隊章魚哥指著海邊的小村落說:我們剛剛就是從那邊開始走喔!對了~此地點還是雙溪八景之一:嶺頭觀日(已經放棄算自己到底收集到哪幾景了)
觀日涼亭的另一側視野,領隊指著山上說:我們下午要爬去那邊喔~(一種先打預防針的作法),這幾個山頭應是燦光寮那個方向。
涼亭旁有一顆土地測量局四等控制點(G416?),基點迷記得要爬欄杆出去拍照
10:54 從觀景涼亭出發順著水泥階梯走約5分鐘,就看到下方有馬路和建築物。唔~表示從這端上去很快嚕!難怪另一側入口的雜草那麼多。
11:01 走出來接102甲縣道,有座古早小土地公廟,外面有大亭子保護
旁邊還設有雙澳公路紀念塔
路邊還有貢寮區的牌子,表示踏過去就屬於貢寮區了,那這邊是屬於哪一區?(雙溪?因為方向感不佳而完全搞混的人)
11:03 朝紀念塔的另一側方向走(土地公嶺方向),看到路邊有一塊龍門電廠、三港里土地公廟的牌子,嗯~所以剛剛那座小土地廟是三港里土地公廟?
11:04 右轉繼續走柏油路,路牌寫土地公嶺21鄰、慈院寺,這邊還有公車站哩!(新北社區巴士F811、F815)
11:26 直走至一處民宅,領隊之前來探路時,已先徵求民宅主人同意,借門口的廣場讓山友們休息,主人家也很熱心的提供水源和洗手間。吃飽後的路則是左轉走水泥路,可往楊廷理古道。
12:27 有水源可煮麵、泡茶,中午休息一小時吃飽喝足。從民宅側有石階往上,其實不走這石階,旁邊的水泥路也是一樣相通啦!
12:30 接到柏油路後續行柏油路,灰色房子處走左邊
12:31 盡頭有塊告示牌,樹上綁有登山布條和藍天路牌(寫舊古道、百二階),左側跨過溝後山徑往上
剛跨進來這段上坡石頭略濕滑
12:35 往上走路徑就清楚,但這路線古道多有交叉,叉路頗多。經過大石頭繼續往前
看樹上的路牌,左右路徑似乎後面會相通
12:49 叉路,左轉往百二階古道、游家古厝和南草山,直走也是去南草山,嗯~那直走就不會經過游家古厝囉!
12:52 過小溪又有叉路,樹上掛有藍天路牌指得很清楚(路牌很清楚,但是我搞不清自己要去哪啊~)
12:55 長著青苔的石階步道,整齊的砌成一階階,這一段應該是百二階步道吧!
13:08 順著山徑繼續在樹林裡穿梭
13:17 前方接到水泥路,要右轉(牌子寫往南草山、燦光寮6號)。樹上掛的路牌指著這一段是楊廷理古道!怎麼跟我以前走的楊廷理不一樣~我一直以為剛剛走的是百二階古道
13:20 右邊出現登山口,牌子上寫南草山,我們繼續順著水泥路前進。
13:25 走一走右邊又出現登山口!南草山~草山南峰鞍部,其實我南草山和草山南峰應該都沒爬過。
13:51 走一段水泥路,左邊出現叉路往下,仔細看樹上掛有路牌,往燦光寮12號、黃吉祠
剛往下走的路徑略為陡滑,而且我心裡想著:等下要爬到金瓜石,現在一直下坡不就很挫賽?
14:03 走過芒草原,咕溜的泥巴路
14:04 來到一間土角厝,這就是燦光寮12號(後記:我後來查看自己之前寫的紀錄,發現我居然有來照過這間土角厝!也就是要接往庚子寮古道的叉路口附近...對自己的記憶力開始感到絕望)
從石頭縫鑽出的小草們,很有藝術氣息,將石牆妝點成天然壁畫。從土角厝旁的
14:12 休息幾分鐘讓全隊到齊,經過土角厝大門順著山徑往前
14:15 經過竹林和香蕉樹們(規模不到香蕉園),右側看到石頭牆有天然小溪流
14:16 往下走過小溪
14:17 看到下方出現水泥路,然後我們就一直沿著水泥路上方的山徑走,邊跨石頭時我就想,其實下切去走水泥路根本是一樣的吧~(因為聽到下方的摩托車聲)
14:20 果然山路走出來接到水泥路了,旁邊有石頭小廟宇,出水泥路後右轉續走水泥路
這間石頭小廟的上方寫著:黃吉祠。是座百年土地公石砌小廟
旁邊有建祠捐款石碑,這個石碑的捐款單位就是五角、壹圓,查到有世居的當地人說應該是西元1900年建立的土地公廟,所以壹圓幣值很大溜~
14:22 走一小段水泥路,左邊出現叉路及美美的路牌。話說今天主題是淡蘭風在吹,不過因為海拔低,早春陽光有點強天氣熱,又有多處要走馬路、水泥路,我們都喊說:說好的風在吹呢?
燦光寮古道的路牌,還有分主線及支線,反正轉進去燦光寮古道,朝柑仔店遺址去就對了。
14:27 走來到叉路口,右轉繼續朝柑仔店前進
14:29 這條支線我沒走過,看樣子是偏水路
14:39 除了要過小溪溝之外,也沿著溪邊山徑走
14:45 路是很清楚,不過常常要過溪
14:48 經過古早厝地,植物生長太密,古厝的石牆幾乎都被覆蓋難以辨識
14:50 較寬敞的過溪處也有架繩輔助
14:57 經過另一處古早厝地,這間房子結構就比較完整,高牆、鐵窗都還在
往前走幾步旁邊有兩個奇怪的水泥結構物,旁邊掛有牌子:吊橋頭遺址
15:01 再過溪往上走
15:04 來到叉路口,右路往上去柑仔店,左邊是水壩舊址,所以左邊就是接到貂山古道的路口(恍然大悟貌),往右上這段路到金瓜石我之前有走過
15:15 經過石壁瀑布後,來到柑仔店休息
柑仔店遺址,販售酒瓶3支、蠻牛1瓶、雨鞋1支、拖鞋1支
15:24 畢竟柑仔店現在也沒賣補給品了,離開柑仔店,石階往上爬
再連續上坡快1K就解脫了(路牌寫著草山戰備道925M)
15:41 爬上來看到平坦的路,大家都喘了很大一口氣,在這邊休息10分鐘等全員到齊
15:53 左轉往草山戰備道走,嗯~怎麼多了個柵欄?中間有開洞可以直接穿過
16:07 右轉往黃金博物館方向(直走可往貂山古道的路口)
這一段是觀光路線,就有做成石板路
難得看到被雲海包圍剩下山頭的基隆山,山友笑稱為:基隆山露頭
順著石階往下走,右邊是茶壺山,整個雲霧翻騰,恰似茶壺的水快要燒開,茶壺要嗶嗶叫了
16:27 走下來至黃金神社,我們完全沒停留繼續往下衝!
路旁剛好有棵櫻花開的神社參拜道
16:30 階梯下方是黃金博物館,前方霧中可以看到勸濟堂,我決定跑去找關公搭車,說不定可以坐到赤兔馬。
穿梭在山城民宅步道巷弄中
16:36 看到大關公就知道勸濟堂到了,旁邊還有洗手間可供換洗,此處為往台北的公車發車處,一定有坐位囉!
從澳底走到金瓜石,從海邊走到山上的淡蘭古道路線圖。
燦光寮古道、貂山古道、庚子寮古道(燦光寮12號知原來我來過了!)
http://protozoa.pixnet.net/blog/post/44651077
石笋尖古道、楊廷理古道
http://protozoa.pixnet.net/blog/post/291879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