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動時間:2017.03.19
天氣:小雨時陰
參加隊伍:來爬山
路線行程:小烏來停車場(約H850M)→第二登山口(約H1020M)→赫威山(H1150M)→北插天山(H1727M)→赫威神木→第一登山口(約H900M)
北插天山,對我來說是一個有點遙遠的記憶了,雖然是台北很有名的中級山,但是我自從數年前爬山還很菜時,從滿月圓爬到山頂一次,後來就沒再造訪過。這次秀秀開團幸運的申請到名額(插天山系目前為自然保留區,需申請),而且從小烏來爬去北插也比滿月圓輕鬆。但是活動前一天大雨不斷,至集合當天早上還在下雨,大家想說硬著頭皮去吧!大不了來個水源地糜爛行,幸運的,車子行駛到小烏來時雨就停啦!
8:27 下車時看到雨停後在山谷間纏繞的煙嵐,秀秀山頭教學,指著前方的稜線:左邊魯培山,右邊南插天山。喔喔~這是我在秋天時的夢想賞山毛櫸之南魯拉路線耶!
下車點有一個大空地碎石子停車場,不過那是露營區業者的,所以一般登山客要想辦法找路邊的空位停車,我們的交通工具是中巴,所以司機大哥先放我們下車整裝,他們會想辦法移動車輛到不佔路的地方。
8:31 整裝好順著馬路往上走,右邊可以看到柵欄,從柵欄處進入就是登山口
柵欄進來入口處有觀光導覽地圖,覺得這張地圖的觀光照片地理位置很奇怪!不過交通應該是沒錯,反正小烏來登山口就是卡普道路一直進來。(覺得照片位置奇怪的原因是F的赫威神木群應該是在靠北插天山的位置附近啊~)
8:34 柵欄口也有木製的指示路牌,分別標明北插天山和小烏來的方向。進入柵欄後順著水泥路往上走,一層層的山巒夾著一層層的煙嵐,夢幻的美景。
8:37 經過右邊一處入口,有幾位山友要從這裡起登,這是第1登山口,會先經赫威神木。秀秀領隊決定我們今天從第2登山口起登會比較快。
牆上有路牌,標示得蠻清楚的,第2登山口要繼續水泥路往上走。
8:45 水泥路上來要右轉,此時剛好遇到發財車噗噗噗從下面開上來,大家在這路口先站旁邊讓車子過,也集合一下免得有人轉錯路。
天氣看來好轉,剛剛下車時穿雨衣雨褲的山友想一想就乾脆在這邊脫雨褲啦!
9:58 往前走就進入第2登山口。
8:59 叉路,左邊的叉路很大條,這邊設有插天山域入山告示牌,要往北插天山是直走。
9:11 進入山徑後就是在茂密的森林中行走,起伏不大,路徑清楚
9:14 走來到叉路口,右轉往赫威神木,左轉往水源地,近年來北插天山附近的路線都有清楚的標示了,這樣也大大減少山友迷路的狀況。
9:17 爬一個小坡上稜線,左邊去赫威山(原路來回),右邊往水源地。上次走赫威神木時,大家都懶得繞去赫威山,這次都已經在路邊了,當然要多摸一個山頭啊!
隨即左轉順著山徑走,牌子上寫2分鐘,就真的差不多2分鐘喔~
9:20 抵達赫威山,H1150M,山字森林三角點,最近對森林三角點的山字產生興趣,發現不同基點的這個山字常有各種造型。在赫威山頂有一小片空地,往前也有看到山徑,樹上的牌子掛著:合脗頭山(這個字也是唸穩耶~)、第三登山口。不過北插的第三登山口據說少人走,一般多是從第一或第二登山口去北插。
赫威山下來後,順著稜線往前走,樹上紅色路牌的方向寫著:滿月圓、東眼山森林遊樂區。
9:36 這一段路原則上蠻平緩的,偶爾會遇到倒木等障礙物要爬一下
9:42 陽光照進綠色的森林中,路徑也舒服,難怪大家愛從小烏來進入北插
9:46 大岩石旁的倒木,此處岩壁潮濕,又有大棵倒木擋住路徑,所以要爬過倒木
只要小心一點拉或踏倒木樹幹,基本上沒有困難
9:48 然後經過一處溪谷
9:58 橫渡濕滑的斜坡岩壁,路面上長有青苔,過的時候走太慢真的會側邊往下滑,不過也有架繩輔助,邊拉繩邊努力踏過
此時沿途路邊長滿了蛇根草
10:05 來到重要叉路口,這邊也有設置清楚的路牌,只要知道自己要去哪,應該是不會走錯路。左轉往東滿步道,直走往北插水源地。我們稍微集結一下,直走往水地方向前進,就開始起霧
10:08 拉繩陡下一小段山坡後右轉繼續順著平緩的路徑向前
10:25 走來到一小處空地,山友大哥在此幫大家指路以免有人走錯,左邊下滿月圓,右邊就是水源地。我看到這叉路口嚇一跳,想不到這麼快就到此叉路口,以前從滿月圓走總覺得拚死拚活才爬到這啊~
10:27 轉入往水源地方向,路面用一節節圓木鋪成像棧道,不過只有短短一段
10:28 看到前方的雨棚,就知道水源地到了
在此休息15分鐘,如果不想要上北插天山的夥伴,就停留在這邊泡茶玩耍。不過即使是夏天,此處待久了還是會冷哩!
10:45 從水源地出發,往木屋遺址走,陽光重現大家心情都很期待。
10:51 順著路徑左轉爬上一個小坡後,看到大樹,據說名稱為魔鬼神木,大概就是取樹幹下方有個大洞,形狀像張大口的魔鬼。不過大夥覺得魔鬼不好聽太嚇人,當場想了個南瓜神木這樣可愛的名字,因為樹底大洞也就像萬聖節南瓜燈切出來的大嘴巴形狀囉!
10:55 木屋遺址,左邊上北插天山,右邊可以下赫威神木回到小烏來,我們預定的路線是上北插天山後,原路回來到木屋遺址,再走赫威神木從第一登山口出去。
11:00 從木屋遺址看往北插天山的叉路口。大家都有心理準備,木屋遺址到北插天山是1.5K,一路陡上
反正就開始往上爬,北插是熱門路線,路徑也很清楚,才開始爬之後就起霧。
11:04 來到第一個樹根拉繩垂直陡上的路段,突然被大顆的水珠滴到,抬頭看天空...
11:08 果然上來稜線後感受到雨水降臨,雨滴沒很密,但是有點大顆,沒穿雨衣也還好,決定先不穿雨衣,看狀況應變,順著稜線往前走
山壁上樹根間看到的小花:台灣胡麻花
11:16 植被少的裸露岩石路段,都有架繩輔助
11:26 爬上一個木梯後,來到土壤鬆軟的上升路段
11:35 還有因為下雨溼滑,看起來就很估溜的岩壁,不過這一段因為路面較窄,可以攀著兩邊的繩子和樹根穩定腳步
11:39 上來到開始有箭竹生長之處
11:44 這一段的裸落岩壁因為層層疊起凹凸不平,反而不滑
周圍的樹木都禿禿的沒樹葉,但是這一整片在秋天時,就是山毛櫸變色的盛況
11:53 樹根和岩石的陡上就是爬北插天山的特色
11:54 來到長垂直岩壁,雖有架繩,但這一段的踏點較淺,加上下雨的關係岩壁容易濕滑
我在爬這段時就不小心腳滑,幸好手有拉住繩子,只是膝蓋就撞在岩壁上,後來雙腳膝蓋都黑青。
12:01 上到一個假山頭後開始往下,從木屋遺址到北插天山山頂,據說有3個假山頭。
下雨的北插路徑就是很泥濘啊~
12:11 爬上一個小山頭,左邊往北插天山,右邊往南插天山,這就是南北插縱走的路線了。
樹上掛有牌子,不要搞錯方向。
12:14 嗚嗚~對於穿登山鞋的我來說,下雨的北插路徑,有很多段路面就是想辦法閃左閃右踏橫木,腳還是會陷落入泥巴中。
這一棵山毛櫸的樹形很漂亮,立在路邊也很顯眼,應該也算是北插名樹吧!
12:16 有一段樹根拉繩陡下坡
12:24 有木梯可以踏階梯往上爬
12:30 樹根岩壁再爬一下就看到有片平地,山頂到囉!
北插天山,H1727M,二等三角點(No.1125、1533),三角點有2顆,可是1533那顆字跡很不清楚,其實我根本認不出號碼。在北插山頂午餐時是陰天無雨的狀況,我們運氣還蠻好的,吃午餐時是好天氣,不然邊吃飯邊下雨挺麻煩的。北插天山山頂繼續往前的路徑,可以看到掛有多崖山的路牌(到多崖山約15~20分),我至今還沒去過多崖山,這邊也可以通往遙遠的福山,撇開南北插縱走不算,在登北插天山的幾條路線中,從福山上北插應該就是路途最遙遠的一條。
13:23 午休結束,整裝好出發下山
13:52 下來到我剛剛跌倒的垂直拉繩岩壁
剛剛上山時就有看到此路牌,不過那時沒心情拍照。上山的行進方向,就是頭小心的正面字眼,而且那一處剛好需要彎腰看地上,就會注意到這個字牌,覺得很貼心啊!
14:09 樹根間的泥土路面,走起來有點腳被黏住~拔起的感覺
14:35 回到木屋遺址。算一下時間,從北插山頂回來到木屋遺址大約1小時多一點,但在下山時不知為何覺得有點漫長,怎麼一直走都還沒看到空地(木屋遺址)的心情,這是第一次覺得下山路比較長。
15:05 等到大家都回到木屋遺址後,往赫威神木的方向下去
15:12 開始看到大樹了
15:14 有的大樹旁邊會掛號碼牌,經過15號神木後,往下走看到10號神木。有些大樹則沒有編號
15:15 八仙神木,是赫威神木群中蠻有名的,以前可以從樹下大洞穿過,後來為了保護大樹,在旁邊用繩子圍起來不給穿,要從樹旁繞行。八仙神木由2棵大樹組成,據說因為總共8隻大腳站立在森林中,命名為八仙神木(這樣看來不是叫八爪神木比較貼切嗎?哈哈~)
15:21 下到溪邊,在等後方的山友都下來到齊時,大家就開始洗鞋子,欸~等一下還要繼續走,鞋子還不是會髒掉
山中潺潺的小溪流自有幽靜之美
15:34 過溪後對面有路牌指示赫威神木及小烏來登山口的方向,所以就左轉照著方向走
15:38 順著路徑爬上一個小坡後,看到這張路牌,直走是水路往白紗瀑布,這條路徑比較容易變化。右轉上去看赫威神木,而且可以出小烏來第一登山口。
右轉抬頭看到的大樹,就是大名鼎鼎的赫威神木啦~而且此時因為森林中霧又起,赫威神木就蒙上一層面紗
全體成員當比例尺,看看赫威神木有多大囉!
15:45 和赫威神木合照後,旁邊有指示要從神木邊往上走,這附近因為容易起霧,路又比較複雜,要注意一下路標。
15:47 順著路徑左轉後看到卜派神木,近近的看沒感覺,離稍微遠一點可看到大樹的枝幹就像卜派舉起的手臂
15:54 順著山徑往上爬到稜線
15:58 翻過稜後下坡,經過一處岩壁,此處岩壁路面較濕滑而有架繩讓大家穩定身體
15:59 踏過岩壁後左轉過小溪
16:03 拉繩樹根路陡上波
16:10 翻過稜線後下坡順著路徑走,這一段山徑很清楚
16:14 順著稜線下來至一塊空地,要右轉下坡
16:21 順著山徑上上下下來到平緩的山腰路
16:29 從大倒木的樹頭旁邊繞過
16:30 稍微等一下後方的山友,繼續往下走
16:40 來到大條的山徑,左邊下去出第一登山口,往前直走平的路可以到第二登山口,也就是早上我們從第二登山口進來時,經過的指向第一登山口叉路之處。對這附近路況熟悉的山友大哥在討論這一段路很無用(就是往前的第一第二之間這段聯絡道),因為大家多半採取一進二出或二進一出的方式,行經路徑會繞一圈,根本用不到一、二之間這段路徑
16:48 因為這邊有叉路怕會有人走錯,等到大家都到齊後左轉下坡往第一登山口出去
16:54 大石塊處要右轉下一段垂直岩石地形的落差
下來之後回頭拍看起來比較清楚,這一段溪溝都是大石塊
17:00 之後就是平坦的山徑在森林裡繞行
雖然偶有上上下下,起伏都不大,路徑也清楚
17:04 過大石塊後右轉順著路徑走
17:05 爬下這處最後的落差後右轉
17:09 看到前方的水泥路,此處就是第一登山口
17:13 左轉走水泥路出柵欄,車子停在前方路邊等我們
爬完北插天山的晚餐,就是位於三峽台灣磚窯雞(順路咩~)
白飯自己添,然後旁邊有像滷汁的雞油,自己淋在飯上
我們是點2500元的合菜,總共有10道菜,醉蝦、彩蔬扒蟹肉(彩椒和甜豆)、豆角煸茄子(就是四季豆)、牛蒡養生湯(牛蒡很養生,可是湯有點油),雞油拌飯覺得略鹹
主角:甕窯烤全雞1隻,有附手套,戴隔熱手套執行把烤雞大卸八塊的工作,有2碗不同的醬汁可以沾雞肉,不過本人一向採取不沾醬原味的吃法,這樣才能吃出烤功,還算OK不會乾柴啦!畢竟這就是店家的主打菜啊!
生菜沙拉(我覺得這道很清爽,生菜脆,醬汁又酸酸的開胃)、清蒸鱸魚(嗯~鱸魚粉粉的我只夾了一口就不愛)、糖醋咕咾肉(炸得脆脆的再淋糖醋醬,這種重口味的菜色都很下飯)、古早味雙拼(就是蔥油餅和豆沙包之類,澱粉大集合,蔥油餅蔥多煎得還算酥不錯吃),就這樣吃飽...爬完北插天山的熱量都補回來了。
插天山系們:
滿月圓上北插天山
http://protozoa.pixnet.net/blog/post/25213840
小烏來走白紗瀑布上赫威神木
http://protozoa.pixnet.net/blog/post/3118848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