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動時間:2018.04.06
天氣:很好,因為要從溪床進入
參加隊伍:阿晟私揪
路線行程:多納部落→紅塵峽谷→吉田山登山口→吉田山(H1316M,原路來回)→紅塵峽谷→內門總舖師(吃晚餐)
吉田山,好,先自首我沒聽過,查詢資料,以前似乎是從鳳崗林道起登去吉田山,八八風災後,鳳崗林道大崩塌,從鳳崗林道走就困難度及危險度大增。叩晌家族在2018年初從吉田山南稜整理出往吉田山的路徑,雖然陡但可以又快又安全的登往吉田山,限制就是:枯水期限定啦!因為要進入整個溪床到舊吉田吊橋附近是登山口。
在清明節前,阿晟領隊約說要到南部爬吉田山,本來清明連假沒預定要回南部的,得知要去多納爬山,趕快詢問能否在高雄搭克明兄的便車一起去囉!
前一晚從高雄出發,在火車站接了阿晟領隊,先到茂林國小就地睡一晚(所以我還把睡袋扛回南部)後驅車前往多納國小,和約好的吉普車會合。
6:17 吉普車載著我們從紅塵峽谷進入,一路行駛在濁口溪溪床上,或溪左或溪右,這條路和之前我們要進入萬山岩雕的登山口是同樣的。
6:52 行駛了約1小時的溪床路,下車後往溪谷入口方向看,正中央尖尖的那粒山頭居然是足母山,從多納看足母山沒有這麼尖哩!
6:51 行駛至溪床某個點,我們當然看起來都一樣,不過路熟的吉普車駕駛大哥,知道要送我們到舊吉田吊橋遺址。我們下車整裝,踩在這滿是石礫的溪床並不好走,真佩服叩晌家族居然是一路從紅塵峽谷踢進來(步行進來登山口據說要走2.5小時)
載我們進來的吉普車,約好下午來接我們的時間,就噗噗噗的涉水往外走囉!
6:57 往旁邊山壁靠近,遠遠的可以看到一處缺口,樹上綁有紅布條,轉這個山坡過去據說是吊橋遺址,不過楊老師繞過去看,完全沒看到吊橋的任何殘骸了。
6:58 吉田山從南稜起登的登山口,出現在我們眼前
7:06 這段從溪底往上爬的路段,是砂土和碎石組成,坡度陡,往上踏步時也會產生一些土石往下滑,但沒下雨時,慢慢往上踏還不會很困難。
7:09 經過一粒土地測量局的四等控制點,照慣例看到基點不能放過,就拍張照片吧!因為離溪谷很近,領隊還隨口說要取名為:吉田下山
7:10 砂土碎石塊陡坡往上爬
7:21 穿梭在芒草和某茂盛的植物林中,這個植物產生很多細碎的飛絮,身軀鑽過時就會喔喔~像柳絮飛揚鼻子癢哈啾一下。
7:45 進入滿地枯葉的陡坡樹林內,路過一處石板堆疊的遺跡,據說上方有石板屋遺址,這也是讓人期待
7:53 斜切著山腰路往上走,很陡,一方面是砂土很容易滑落啊!幸好有些樹幹可以抓
8:01 偏左轉往上直直爬囉!
沿途看到幾處不完整的石板屋遺跡。
8:15 從大樹旁經過,繼續往上爬
8:34 石板遺跡,這一處比較平坦,原地休息也看一下石板
8:53 休息15分後續行
8:59 崩塌處旁邊往上爬,應該是以前崩塌的,山坡上已經生長出蠻多草了
此處由於沒有樹木遮蔽,視野佳,看到一條山稜,楊老師山頭軟體比對,箭頭所指:鳴海山
9:08 此段算是較有危險性的地形,崩塌過的斜坡旁邊缺乏堅固的植被可抓,踏點又是易滑落的土石,爬上去就又進入林子裡了。
9:20 看到最大間完整的石板屋
樹上紅布條的字眼:台中山怪登山隊
9:29 寬稜的上稜陡坡,經過一些零星的大石塊
9:37 看到東港博岳的路條後,從一處石壁旁邊走過
石壁旁剛有堆便便,不知道是山羌還是山羊?
9:42 之字形爬著佈滿大石塊上稜線
10:02 經過九芎樹繼續前進,而且從剛剛上稜後,地面都是踩起來乾乾的落葉路
10:08 這段稍微和緩一些
10:14 然後又是在稜線上陡陡的往上爬
陡坡爬得累累時,看到石頭上有隻像蚱蜢的奇怪生物,趁機蹲下來休息拍照。突眼蝗
10:24 大樹、有些雜亂的樹枝、石板塊,這條稜線上的路況大致呈現這樣的畫面
10:33 來到有整叢雜草生長處,左邊之字上陡坡
10:39 再順著繞過石塊走
10:44 總算來到這個稜線的一處空地,吉田山到了。基點就位於空地上,另一側看起來是山崖,舊路說是從那邊爬過來
從吉田山南稜走來吉田山的簡易路線圖。
站在山頂往下看,可以看到濁口溪底
吉田山,H1316M,三等三角點(No.7136),位於高雄茂林區。吉田山聽起來就是日本名字,在扇平內隘勇道路上有幾個駐在所,不知是否以當時駐在長官的名字命名?(其他以日本名字命名的還有小田原山、佐藤山)
沿途順手撿的幾顆殼斗科果實,就送給基石吧!從下車的溪底爬到吉田山頂,約爬升H1000M
11:24 在吉田山上基點旁休息,吃行動糧當午餐後啟程走原路下山
11:42 沿著稜線走陡下,大致上不會有什麼問題
11:53 穿過石塊區,這一段有紅色的布條指引
12:05 回到最完整的石板屋,從另一角度看,原來大石板屋有兩片像門檔的石頭擋板
12:14 下來到崩塌坡邊緣,這處因沒堅固的樹木可抓,踩點又是易滑的土石,領隊為確保安全,架了繩子讓我們好下坡。
12:53 下到容易煙濛濛的腰繞砂土路
13:03 想辦法穿越生長亂七八糟的藤蔓和樹枝區
13:23 回到可以看見溪邊的山坡了
13:30 出登山口走在寬敞的溪邊砂石上,最顯眼的依舊是足母山喔!
坐在登山口溪邊等車來接,看到有兩輛吉普車進來抓魚&玩水,在枯水期期間,其實有不少吉普車會進來這溪床探險。
13:52 搭上車子往紅塵峽谷行駛時,途中經過的瀑布,司機大哥繞過去讓我們拍照
14:51 回到多納部落的停車場,換上乾淨,想來喝一杯咖啡囉!
看到愛玉咖啡更吸引我,畢竟4月天的南台灣還是很熱,來一杯去冰的愛玉咖啡吧!一杯50元,手洗愛玉直接加在咖啡中,喝咖啡還可以把愛玉咕溜滑進喉嚨。
16:20 從多納來到內門,抵達內門時,宋江陣剛表演完沒看到,領隊就繞去要買名產花生糖,不過廣場邊有巨大的土地公扭蛋機,這麼奇特的機器比花生糖吸引我,差點衝動投錢扭蛋,幸好先走到旁邊看一下兌換的獎品,嗯~摳摳省下來了。
內門的總鋪師很多間,領隊幾經打探後,先跟阿隆師預約訂桌。阿隆師就位於台3線旁,對我們來說停車也方便
走到門口時還看到阿隆師本人,出現在海報上的臉孔看到本尊,心情覺得蠻好玩。
阿隆師的菜單,也可以單點,不是只有辦桌菜,也有供應普通的飯麵快炒,價格看起來都很平實
由於我們人數少,訂餐時就先詢問能否幫我們做半桌的分量,整甕的雞湯、肉羹、招牌封肉、蒸魚、油飯、炒青菜。
八寶丸算是辦桌中傳統的菜色吧!近年來在喜宴或桌菜幾乎沒吃過這道了,阿隆師的八寶丸內餡帶點肥肉,外表炸得酥,吃起來也是很傳統,油飯也是料多米Q
不過我最愛的還是這道封肉啦~燉得軟爛的蹄膀,表皮經過油炸,雖然封肉的肥肉部位多,但搭配獨家筍乾吃很多也不油膩,我就是愛吃傳統的辦桌菜的這道封肉,阿隆師的筍乾更是發揮很好的解膩功能。
我們才5人吃這桌大概只能吃一半,雞湯是整隻雞,只能簡單喝湯就把整隻雞完整打包,肉羹則是辦桌中很常傳統的口味,肉絲、菇類、大白菜等料很豐富,帶點微甜的口感,因為本人向來不愛吃羹,反正就那樣~炒波菜很嫩(大火油鍋快炒青菜就會青嫩),破布子蒸魚也是吃魚本身的鮮美,整體來說,阿隆師的CP值頗高囉!
楊師老繪製的從多納進紅塵峽谷,走吉田山南稜登吉田山的路線地圖。
嗯嗯~這篇記錄雖然晚了半年多,爬的時候是4月初,此時寫完紀錄已經是快10月底,對自己累格很多的登山行程記錄已經不想再說什麼了,不過反正南部的枯水期又即將來臨,要從溪谷路進去走吉田山是枯水期限定咩!適合的時間快要到囉!對吉田山有興趣的可以參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