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活動時間:2019.01.19-21

天氣:情,傍晚飄起稀疏小雨

參加隊伍:蘇老大自組隊

路線行程:Day1:台東新武部落→新武路東南峰(H1210M→新武路山(H1162M)搭車下馬產業道路→轆轆溫泉

Day2:轆轆溫泉→轆轆社(國小遺址)佐利屯山(H1424M,原路來回)→轆轆溫泉

Day3:轆轆溫泉→爬回登山口→池上→仙草麵→回台北

 

1月19日(六)這天似乎是要上班的,但是一群不用補班或不願意補班的人,就自動當成連假,展開三天的爬山泡溫泉行程。

鼎鼎大名的轆轆溫泉,我至今還沒去過,蘇老大說要帶我們去轆轆溫泉,但是想也知道不會讓我們光玩溫泉這麼糜爛,重點是他要從轆轆溫泉去走一個佐利屯山啦!而且第一天行程因為只要下到轆轆溫泉紮營,這樣時間太鬆散了,蘇老大說怎麼可以讓你們整個下午都在泡溫泉那麼爽?乾脆先去新武部落撿2粒基點吧!

7:25 從台20線進來往新武部落走(新武部落聯絡道),不往路落走而繼續走產業道路,走到一處比較寬敞的地方就下車(因為要有空間讓車子迴轉)開始走產道

DSC05280.JPG

 

某蛾。欸~真名先略過,改天查到再來補名稱。

DSC05276.JPG

 

7:30 在這山谷間流淌的是新武呂溪

DSC05282.JPG

 

7:37 前段是水泥鋪好的產業道路,接到後面就會變成土路了

DSC05286.JPG

 

7:46 山徑是往上走,不過大家看到下面平地有一棵很紅的櫻花,先跑去照相

DSC05288.JPG

 

這片平地是該是農舍,旁邊全開的山櫻。拍完照就往上繼續走產業道路

DSC05289.JPG

 

7:55 走上來到一片大草坡的邊緣,看起來以前似乎是耕地?現在長滿的紫花藿香薊

DSC05292.JPG

 

嗯~太冷門了,只有專門撿基點的人才會來,所以大概有陣子沒人來摸基點,芒草比人高

DSC05298.JPG

 

還有很多懸鉤子類的植物,長太密,枝上的小刺勾來勾去,領隊拿出刀來清路

DSC05306.JPG

 

左轉清出一條小徑,直接爬上小坡

DSC05309.JPG

 

8:39 進入樹林內,可以看到隱約的山徑,左轉順著稜線走

DSC05311.JPG

 

嗯嗯~好大一顆樹瘤

DSC05314.JPG

 

8:44 不過大概久沒人來,路徑不是很清楚,沿途有些樹藤、黃藤比較紛亂

DSC05315.JPG

 

8:52 新武路山東南峰,H1210M,山字森林三角點,位於台東海端鄉,新武部落

DSC05319.JPG

 

森林點另一面,胖胖的山字

DSC05322.JPG

 

9:10 從新武路山東南峰離開,原路往回走,經過一根水泥柱,走過石頭稜線

DSC05326.JPG

 

9:20 經過另一根水泥柱

DSC05328.JPG

 

9:27 寬敞的樹林內繼續往前(我們是從右側爬上來),看到我們剛剛來時綁的路條,在這邊找一下路,朝左前方爬小坡

DSC05330.JPG

 

9:29 看到台中山怪登山隊的舊路條

DSC05331.JPG

 

9:30 走上至較平緩的樹林,看到基點

DSC05333.JPG

 

新武路山,H1162M,三等三角點(No.7510),位於台東海端鄉新武部落,基石在樹林中無展望,而且少人造訪路徑比較不清楚,從產道進來路程不長。

DSC05334.JPG

 

9:53 從新武路山原路往回走一點點,順著山怪的路條走,有較清楚的路徑

DSC05336.JPG

 

9:57 一下子就切個小陡坡下來產道了,所以這條路徑是剛剛芒草林後,走比較後面再往左上切,很快到新武路山,山怪隊先往新武路山再去東南峰。

DSC05338.JPG

 

回程時雲開了,新武呂溪上游

DSC05342.JPG

 

沿途在路邊的姑婆芋葉子上看到一隻小蝸牛:薄盾蝸牛

DSC05348.JPG

 

10:31 走水泥產道回到停車處。放好背包,下去新武部落逛逛。

DSC05351.JPG

 

停在路邊,大家隨意下車走在部落的道路內。經過一間學校,開放式的小學,應該是初來國小新武分校

DSC05355.JPG

 

進入新武部落可以看到雕塑

DSC05360.JPG

 

某民宅的牆邊,滿滿紅色刷子垂天而降,這個花很有特色,我們沒看過,先拍照回來查

DSC05361.JPG

 

紅千層,也稱為紅瓶刷子樹,原產地是澳洲,台灣於1910年由新加坡引進,現在偶爾用來做為景觀行道樹,或是園藝樹種

DSC05367.JPG

 

散步時聽到咩咩聲,覺得奇怪大家開始找,果然在轉角的鐵網難看到羊囉!隨意逛逛就上車前往麓麓溫泉

DSC05369.JPG

 

12:36 不知是否下馬產業道路的路況變差了,我們的車子無法開到登山口,會打滑。大家背起裝備,從這邊開始爬產道吧!

DSC05372.JPG

 

大龜紋瓢蟲(猛看時牠很像大大的翻白眼)

DSC05374.JPG

 

13:07 產業道路就是之字路一直往上爬,大概爬了100公尺的落差吧!走半小時後看到工寮了,如果是高底盤的車或載菜的卡車可以開到此處,這也是通往轆轆溫泉的入口。

DSC05379.JPG

 

在工寮處休息,看到草叢裡的蜘蛛,西里銀腹蛛?

DSC05383.JPG

 

時間也差不多中午,就在工寮大休息,吃行動糧當午餐。

DSC05384.JPG

 

13:17 從工寮出發,往入口前進。今天坐在工寮時,也沒看到其他隊伍,麓麓溫泉應該不是冷門路線啊!啊~這一天要補上班啦!

DSC05387.JPG

 

蠍子草。在登山口旁看到一個眼熟的刺刺傢伙(因為我被咬人貓咬到好幾次),但是又覺得哪裡怪怪,葉子裂片比較深,印象中有個植物長得很像咬人貓,先拍照回來查,果然是親戚,都是蕁麻科的,不過屬就不同了,咬人貓是蕁麻屬,蠍子草是蠍子草屬。

DSC05388.JPG

 

登山口旁邊的告示牌,此處為新武呂溪魚類保護區,整個保護區除新武呂溪外,往上至支流的大崙溪庫拉庫溫泉(就是轆轆溫泉)也算,所以在入口處設立告示牌囉!

DSC05390.JPG

 

13:25 進入後路徑其實蠻清楚,山徑雖不寬,但就是看起來就是一條路,路邊的植物也以郊山或中級山常見的林相,例如抬頭看到這棵桫羅

DSC05392.JPG

 

13:53 一直往上爬坡,經過一些倒木樹幹(不用跨),好久沒重裝,累累的

DSC05403.JPG

 

14:03 重裝爬升250M,抵達最高點鞍部,在此小歇。這個鞍部看起來有一條橫向的路(路徑狹窄不甚清楚),是否為以前的舊路?

DSC05408.JPG

 

休息時在周圍草叢晃晃,拍到一株阿里山根節蘭,花型又美又完整

DSC05413.JPG

 

14:12 背起背包穿過鞍部,右邊出現寬敞沿著山壁的山徑,這段是進入關山越嶺道的一部分

DSC05418.JPG

 

14:24 這段關山越嶺道平緩舒服,地面鋪滿松針,一側是石壁,可惜不長,再往前據說也是有崩塌,路已經斷了。

DSC05425.JPG

 

14:27 左側出現陡下叉路,路口有綁登山路條,此處開始陡下,且前一天有下雨,路徑頗濕滑

DSC05430.JPG

 

14:55 路徑算很清楚,樹根土路一直下坡,轉折點也都有登山路條,就是坡度陡,有的路段有架繩。要陡下900M啊~(嘆氣)

DSC05441.JPG

 

15:42 總算下至一處平緩的空地,連續下坡陡到膝蓋都不舒服了啊!坐在空地邊休息。有塊紅牌子箭頭寫往麓麓溫泉。仔細看放牌子這處堆疊的石頭,中間是凹槽,形似家屋之類的遺址。

DSC05452.JPG

 

16:07 從小駁坎遺址出發,從路邊大樹旁經過

DSC05455.JPG

 

16:16 越過一處亂石堆

DSC05458.JPG

 

16:28 攀下一處狹窄岩壁,此處踏點淺,已有架繩,但仍要小心腳步。

DSC05469.JPG

 

16:43 從芒草堆斜坡中鑽出來,已經可清楚看到下方的大崙溪,再陡下一小段即到溪邊,重裝下900M,呼~

DSC05477.JPG

 

下到溪邊後右轉,沿著溪走在充滿礫石的岸邊,邊走邊找適合的營地

DSC05481.JPG

 

16:55 咦?怎麼看都是人工用石頭圍起來的小池子,摸起來微微熱熱的,山壁上有熱水流進來,這一池水溫水量都穩定,可以做為迷你泡腳池。再往前走的大片空地已經有帳棚,我們就近搭在這池邊附近吧!要泡溫泉也方便。

DSC05488.JPG

 

搭好炊事帳,領隊說他這次要煮得很澎湃

DSC05489.JPG

 

晚餐居然有年菜等級的整塊筍絲控肉,難怪我們背包裡的公糧那麼重啦!

50652030.jpg  

當天稍晚,有另一隊進來溪邊紮營,睡在離我們不遠處,晚上和他們聊天得知,該隊伍為原住民國小的老師請在進行相關研究的研究生帶路,想去探尋舊部落,因為部落中有些老人家想著回舊部落看看的念頭,所以先來尋找舊部落和探路況。

然後隔天等到我們醒來準備好要去探訪佐利屯山,看到鄰居趁夜在溪邊找到泉眼,挖了好大的溫泉池啦!等我們爬山回來正好可以泡耶!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原蟲 的頭像
    原蟲

    奇異果很多毛⊙_⊙"

    原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