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動時間:2017.05.01
天氣:炎熱
參加隊伍:祥雲
路線行程:四腳亭車站→粗坑口路→粗坑口尖(H<100M)→碇內尖山(H360M)→龍門山(H380M)→粗坑口步道→煤窯遺址→粗坑口路
喔喔~雖然野牛基點只有8顆,但我的野牛基點收集漫漫長路,歷經多年終於可以進行到最後一集。上次走完雞冠山後,心想剩下最後一顆了啊~似乎應該打鐵趁熱。祥雲的領隊最近因為心有旁騖,大概只適合安排半天的行程,於是在我強力的暗示下:龍門山短短的耶~交通又方便...之類強力鼓吹建議行程,就這樣強迫促成了本人的野牛最終之旅。
7:51 早上搭火車到四腳亭車站,嗯~我忘記是前站還是後站,反正往碇內砲台的方向出火車站後,直接過馬路到對面,從這間早餐店旁的馬路走
7:56 過基隆河,這座橋(瑞慶橋)行人走的通道有紅磚牌樓,蠻顯眼的。
7:59 走到底後就看到粗坑口路(台2丁),左轉順著粗坑口路走
8:00 就會看到很多咖啡色(觀光路牌)的轉彎處,粗坑口路一巷,雖然這條巷很大條,一點都不像巷,已經接近路的等級了,不過右轉進去1巷,今天的進和出登山口,都在這條巷囉!
8:01 一轉進來粗坑口路1巷,右邊前方就可以看到石階,樹上還綁有很多登山布條,然後我們就爬上去了。其實...本來的規劃路線是要從這裡出來,這是粗坑口尖的登山口,領隊本來是規劃從後面走到前面的路線,不過爬上去後才發現反向了,那就將錯就錯吧!反正手上的參考的行程紀錄逆著看就是了。
8:05 階梯往上走看到水泥水塔,而且有很多條水管
8:06 路旁的樹可以看到登山布條,之字形陡坡往上走。左邊看起來像有叉路,我猜是巡水塔的路或放水塔的平台吧?
8:09 叉路,左邊小叉路往龍門山,右邊陡上的往粗坑口尖,從我們這角度看,右邊的路明顯多了。今日路線是:先上粗坑口尖再回來從這邊轉去龍門山。
嗳~我猜我照這張相片是提醒說路邊有這種很刺的植物吧!拉樹幹往上爬時要看一下。
8:11 爬上平緩的山徑,剛好有處樹林間的空隙可以看出去,山下四腳亭的城鎮一隅
8:12 走到底就是粗坑口尖,礦物課1146號,高度居然是?還要玩填空嗎?查詢紀錄,有寫60M的,也有GPS量到90M的,乾脆標<100M好了,基點周圍有被整理出一片小小的空地。
站遠一點看過去基點方向,再過去後面的樹就是山崖了。
8:20 從粗坑口尖下來到剛才的叉路口,右轉轉往龍門山的路徑
8:25 本來以為是小郊山,突然就來段拉繩陡坡!
爬上來接到寬敞的山徑,而且路面雜草看起來被整理過,右轉上去是碇內砲台(我們要走的路線),左轉則是下去到長興宮
台灣螢斑蛾幼蟲,因為造型很可愛,我們這幾位無聊人士,蹲下來在拍小毛蟲時,還品頭論足聊著那幾粒黑色點點部位是頭還是屁股(因為沒看到牠爬行方向),還說如果是屁股,一定是棒賽沒擦乾淨,糊到屎了(小毛蟲表示很無辜⊙⊙~)。
8:30 往上走看到電塔(八堵-頂坪線014),這條路線是保線路,難怪寬敞路又乾淨
8:38 既然是保線路,路都很清楚,從一座電塔下方穿過後,爬一段小陡坡
此時節常常可以看到開整串的月桃
8:41 叉路,而且不太顯眼,左邊拉繩爬上去往龍門山,直走比較大條的路是繼續走保線路,樹上雖然有釘路牌,但容易被樹枝樹葉遮住。撥開樹葉左轉
8:44 路雖窄小但路徑清楚,只是怎麼有點陡捏~
8:56 往上爬還有一處因為路面植被都被踩禿了變得比較滑,幸好有繩子和樹幹可以拉
9:03 爬上稜線有一處好視野,看過去好大片草地啊~其實我第一念頭是:啊~山禿頭了,不知道那個大草地是高爾夫球場還是靈骨塔之類的(左邊那個橙色屋頂建築物看起來很像金寶塔)。
9:04 順著路徑繼續前進,翻過石頭
9:09 走上來到平緩寬敞的稜線了~
在樹林裡行走時,看到旁邊一叢花朵,白色和黃色花瓣交織,我印象中我有看過啊~回來猜時查資料果然是:忍冬(金銀花)。唉~其實我有在用一些精油或純露,但是卻常常不認識這些植物本身,所以當遇到自己有在運用的精油植物本尊時,總會努力想記錄一下,這個金銀花,上個月才乾掉她的一瓶純露而已(好喝),果然就是白黃交雜的花瓣,所以稱金銀花啊。
9:28 這一段坡度很陡,以郊山而言也算蠻長的,最主要又是沒風悶熱,爬起來忍不住看向天,何時到盡頭
9:36 爬上來後回身朝下方看,順著前人清楚的架繩,一直往下延伸。換個角度想,這種坡度往上爬總比朝下方滾好
9:38 繼續往上爬一小段,走出草叢來到一個平台,這裡展望很棒
左邊三根煙囪的協和電廠,右邊近海的小島基隆嶼都在眼前
9:40 順著土徑往前走,看到左邊一處像石塊堆疊的隆起,中間還有個大凹,右邊路邊則有放置一塊塊石板作為椅子
原來這就是碇內砲台,所以中間那個凹洞是放砲台的地方嗎?這裡除了是歷史(戰爭)遺跡碇內砲台外,也是碇內尖山。
碇內砲台小資料:碇內砲台建於清光緒十年(1884年)的清法戰爭期間,當時法軍佔領基隆,企圖從基隆攻向台北,清軍結合民間義勇軍,防守基隆外圍,在各個山稜線修築陣地及塹壕以抵擋法軍,清法兩軍對峙在基隆河兩岸,最後兩國議和收場。而暖暖這一區位於內陸河上游,就是清法戰爭的烽火前線,當地義勇軍的努力讓法軍無法突破基隆河防線。這些當年沿著山稜線興建的塹壕等,隨著時光過去湮沒在基隆的山林間。
碇內尖山,H360M,無基石,就是以砲台為標誌囉!
9:58 在砲台基座緬懷完清法戰爭(其實關於滿清的XX戰爭和條約,我什麼都忘光光了),往前出發,我們還有龍門山啊~離開碇內砲台是完整的石階步道,這些步道都是當地居民搭建和維護的(感恩~)
10:03 下來至一處空地,往前走清楚的石階步道是去暖東早起會和頂寮山,左轉則是往龍門山登山口,當然是左轉走山徑,龍門山才是我今天的重點耶~
樹上掛著清楚的藍天路牌,不確定時就停下腳來確認方向。
10:05 順著山徑走下坡,看到一片整理過的草坡,旁邊還有一塊類似松柏的樹木,咦?那片樹木好突兀啊!
10:06 順著小徑走下去會到草坡的前緣,看到階梯後知道,這一處原來是墓園,所以我們從墓園前方的小徑就可以通到下方的馬路。
10:07 出來看到馬路(上東路)還有這塊路牌(暖暖-瑞芳),這塊路牌我很有印象,因為之前看的龍門山各方紀錄時,都會看到這塊綠色牌子,所以知道過馬路走到路牌邊往右看
就可以看到馬路邊的水泥圍籬裡,就是龍門山登山口,仔細看這邊的樹上也綁有登山條
10:09 走入圍籬內土坡順著往上走後,沿著山徑左轉,就開始爬坡(樹上掛的牌子寫龍門山15分啦~)
10:16 龍門山算是這邊的熱門登山路線,所以山徑雖不寬但很清楚,而且一路陡上啦!
爬上高處視野好的地方,看到下方被松柏圍住的墓園,就是我們剛剛從碇內砲台下來經過的那個,喔喔~想不到這墓園還蠻大的耶!而且很有氣勢(只是我看到那栽種成馬蹄形松柏,從高處看起來有點突兀哩!)
10:18 欣賞完坐擁山頭的氣派墓園,繼續往上爬,雖然很陡,但是還有樹幹可以抓
10:20 爬上來平坦的草地,就是龍門山了
龍門山,H380M,中華山岳的野牛7號基石。山頂有空地,但是周圍被樹木遮住而沒什麼展望。喔喔~我終於收集完野牛基石,回來翻紀錄,歷經7年,走完8顆野牛,真佩服我自己除了很會拖之外,也沒有忘記這項功課啊。
5月天(不是說那個很紅的樂團),台北近郊已經開始熱了,基點周圍沒得遮,太陽頗曬,所以我們躲到旁邊的樹蔭下休息,畢竟爬龍門山這天是勞動節,勞動節耶~不可以太勞累,只是輕鬆出來走走運動。
10:38 告別基點繼續往前走,進入樹林小徑
右邊的山稜線上,可以看到一顆小白球,耶!五分山(拍胸脯保證)上次蘇迪勒颱風吹掉了五分山氣象站的球球,讓我難過了一下,這樣我就失去唯一會辨識的山頭了,現在球球強勢回歸,呵呵~雖然我至今還是沒爬過五分山,但是我又可以認得它了。
10:48 順著山路走,路徑很清楚,從大石頭旁邊經過
10:49 下來到叉路口,左邊往四腳亭,右邊可通往五分山,雖然領隊心裡有規畫以後要走這去五分山,不過今天還是照原定計畫,走左邊要回到四腳亭。
10:53 來到一處山腰路懸崖,左邊是大石壁,右邊就是山崖
10:54 爬回到岩石稜線
11:05 順著山徑上下,坡度都不陡
11:07 經過樹幹斷掉的大樹後
11:08 拉繩陡下坡一小段
11:11 走到一片很漂亮的樹林稜線,在平緩的樹林裡行走
看過去周圍的樹木
11:14 右前方出現一小片石塊堆疊的石牆(石門),這是紀錄上的石厝遺址,不過看來只剩下半面牆,仔細找找,石牆上是有槍孔的喔!
11:15 往前走幾步就是四叉路口,以我們走過去方向看,左轉下去回到四腳亭車站,往前的山徑可以走到五分山,右轉則是往大菁農場。這處四叉路口的鞍部,剛好是寬敞的空地,頭上有遮蔭,路旁有石板椅,此處還算涼爽,我們坐下來休息,大家順便投票要不要在這邊午休,還是乾脆回到四腳亭去吃中餐(連這種小事也要表決一下,哈哈!)雖然大家都有帶糧食和鍋具,就是覺得懶懶的,算一下回到車站吃飯的時間,決定在此小休就好。
11:35 坐在路口的石板上,剛好看下去就是往四腳亭下山的路。差不多該回山下吃中餐了。
11:39 路徑很清楚,一路走下來不久就遇到鐵網圍籬,順著圍籬走就到馬路上
11:40 我倒覺得要去粗坑口步道的路比較難找。過馬路後有個矮護欄,跨過去護欄,走水泥路往下
11:42 進來應該是私人的苗圃,先借道一下,左轉順著田埂走
11:43 沿著水池邊,走入樹林裡
11:46 進入樹林後有明顯的小徑,然後來到石頭乾溪溝,順著乾溪溝往下走一點,看到對面有山徑和布條,爬上去就是囉!
11:49 順著路徑穿過一片私人的竹林,竹林走到一半遇到一位工作人員在竹子下休息,不好意思地跟他打招呼說要借道,對方似乎正在生火煮食,還問我們要不要吃
11:53 穿過竹林後接道平緩步道,再來是長滿青苔的石階往下,這才算是粗坑口步道吧!
既然是步道,路就很清楚了,一大段都是這種青苔石階,天氣乾燥時走起來是還不會滑
11:56 接到平緩土路,只是這段的土壤很鬆,看旁邊總覺得像是崩塌過後再清出來的路?
12:01 下來到小溪,洗洗毛巾涼一下,過溪後石階爬上去
12:04 就看到了高級的木板棧道!前方出現兩條路,其實都可以回到山下馬路,走左邊平路,因為可以去看煤窯
12:05 木棧道往前走下,路邊開始出現石頭堆疊的大洞
這一段走起來算蠻舒服,因為都在樹蔭下,整個步道又用木板鋪得很完整
路邊出現磚石堆疊的牆垣,其實都是一個個的煤窯
除了路邊整排的磚窯洞外,往後面看還有一層更高的,我們往外走的方向,左邊是煤窯主區,但步道右邊也有一片煤窯,整區看起來算是很壯觀的煤窯遺址
路旁也有設立解說牌。由於四腳亭一帶,出產含碳量高的無煙煤,因此粗坑口這邊就設置了煤窯場。依據資料,現存的煤窯共19座,大約是民國38年開始使用,民國58年收礦後,粗坑口聚落漸漸沒落,這一處煤窯遺址就是見證當地產業的歷史遺跡。
12:09 邊走邊欣賞據說是目前發現最大的煤窯遺址,順著步道出來到叉路口,右邊下去往長興宮,左邊則可去觀景台
雖然觀景台距離寫850M(而已),可是看到長長延伸往上的階梯,天氣又熱...
呃~大家都毫不猶豫的就往下走,什麼觀景台的就掰掰吧!(嘴巴唸著:如果是50M我就爬上去看一下咩~)
12:11 走下來就接到水泥路產道,左轉沿著水泥路一直走就是出去往車站的方向。話說我們本來規劃早上是要從這處起登的,哈哈~不過反正都一樣,順時針走或逆時針走的差別罷了。
沿著生態工法的溪流,水泥路走出去
12:27 走出來到有住家的地方,前方有一個公車站牌,正當我們要繼續走柏油路出去時,聽到後方傳來公車噗噗的聲音,喔喔~爬上去問有無到四腳亭車站,司機說沒有到車站門口,不過有到附近,公車站牌在大埔路(基隆河邊),我們走過去就回到火車站囉!於是我們就這樣高興地搭上公車回去四腳亭吃午餐。(題外話:因為這一段搭公車,所以我沒看到長興宮,長興宮是這一區爬山的另一個重要出入口)
從四腳亭車站走一圈爬粗坑口山、龍門山的路線圖,沒有接起來缺一段的那個就是搭公車囉!(拿出筆自己連起來)
目前大家紀錄上的野牛基點有8顆,1~10號的編號中,6、9號是缺號的,其餘8個基石位於雙北附近頗具特色的山頭,我覺得野牛山頭歸納起來就是雖然路程不長,但多是急陡的岩石山頭,常需要手腳並用,有空來個野牛基點巡禮也是蠻有趣的啦!
賀!我總算爬完野牛基點了,繼續清算手上的債務...(什麼六秀六寶的...功課要寫完又是遙遙無期了 *遠目*)
野牛1號,向天湖山
http://protozoa.pixnet.net/blog/post/41828482
野牛2號,新山夢湖
http://protozoa.pixnet.net/blog/post/44473579
野牛3號,雞冠山
http://protozoa.pixnet.net/blog/post/45177663
野牛4號,薯榔尖
http://protozoa.pixnet.net/blog/post/43241155
野牛5號,白雞山
http://protozoa.pixnet.net/blog/post/28183663
野牛8號,高腰山
http://protozoa.pixnet.net/blog/post/25900942
野牛10號鹿鵠崙
http://protozoa.pixnet.net/blog/post/28886401